活动时间:年7月12日(8:30am——12:00am)
集合地点:画苑
门票:50元
人数:6人——10人
报名方式:提前1天预约
费用:划2次课或元RMB
展览简介
莱顿收藏(TheLeidenCollection)由美国收藏家托马斯·S·卡普兰博士(Dr.ThomasS.Kaplan)与妻子达芙妮·莉卡纳第·卡普兰(DaphneRecanatiKaplan)于年创建,拥有幅艺术珍品,是目前全球拥有十七世纪荷兰艺术画作数量最多、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之一。此次展览是莱顿收藏的首次全球巡展,也是荷兰黄金时代画作在中国最大规模的展示。
本次展出的70余件展品分为肖像画、历史画及风俗画三大主题,其中包含欧洲十七世纪最伟大画家之一的伦勃朗的11幅画作,以及天才艺术家维米尔首幅在北京展示的作品《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展览还将着重展出来自“精细绘画”(fijnschilders)的创作,包括伦勃朗的首位学生格里特·德奥以及他的两位杰出弟子弗兰斯·范·米里斯和戈特弗里德·沙尔肯等人的多幅艺术佳作。展览重现了十七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盛景,实为中国公众欣赏十七世纪荷兰艺术的绝佳机会。
1.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和莱顿收藏馆
荷兰艺术创作在十七世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并尤为注重对于自然世界的描绘。艺术家在荷兰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绘画也覆盖了各式各样的题材:个人肖像,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风景,静物以及历史题材绘画(圣经故事或古代神话故事)等等。
这些主题和题材多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呈现,体现出对人类体验的深刻洞见。此次展出的是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十七世纪荷兰艺术私人收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领略荷兰黄金时期的艺术。莱顿收藏馆得名于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伦勃朗·凡·莱因的出生地莱顿,其主要的藏品展示了伦勃朗艺术生涯初期在莱顿和阿姆斯特丹的经历,以及以他为中心的许多艺术家和艺术观念。
这一时期艺术创新的深度与广度延及伦勃朗的第一位学徒,格里特·德奥(GerritDou),以及弗兰斯·范·米里斯(FransvanMieris)等德奥的主要学徒。莱顿收藏馆其他的藏品还包括扬·利文斯(JanLievens)、弗朗斯·哈尔斯(FransHals)、亨德里克·特·布鲁根(HendrickterBrugghen)、加布里埃尔·梅曲(GabrielMetsu)、扬·斯坦(JanSteen)、卡尔·法布里蒂乌斯(CarelFabritius)和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Vermeer)等艺术家的作品。
荷兰共和国时期的艺术与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荷兰共和国与西班牙经过长期的战争最终获得独立,并于年签署了明斯特条约。此后,荷兰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政治主权和宗教自由的国家而兴起。位于北欧地区的这个地域狭小的共和国却拥有众多的城市中产阶级、强大而多样化的经济以及宽容的文化。荷兰的艺术家不像其他欧洲中心城市的艺术家那样受到国王或天主教会的庇护,他们为所有社会阶层作画,此次展览也体现了这一点。
在荷兰共和国的艺术世界中,艺术家们经常性地进行观念与传统的交流,此次展览也为大家呈现出这样一种场景。此次展览的特殊历史背景也同样重要:伦勃朗所处的时代,正是荷兰与中国开始进行接触的重要时期。相比当时的其他欧洲国家,荷兰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化传统最为浓厚与深刻的兴趣。
2.伟大的开端:伦勃朗·范·莱因在莱顿
伦勃朗·范·莱因年出生于莱顿城,这是一个纺织中心和大学城。他的家庭背景一般,父亲是一位磨房主,但伦勃朗却最终成为了十七世纪荷兰乃至艺术史上最重要、最具开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早期曾在莱顿当地的一位画家手下接受初步艺术训练,此后便与阿姆斯特丹历史画家彼得·拉斯曼(PieterLastman)共同度过了对他影响深远的六个月。此次展览也展出了彼得·拉斯曼的作品《大卫将约押的信交给乌利亚》(年)。伦勃朗从拉斯曼那里学到了作为历史画家的重要原则——描绘古代神话和圣经的复杂场景。同时伦勃朗与他年长一岁的朋友和竞争对手——莱顿艺术家扬·利文斯(JanLievens)——的竞争对他的早期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正如奥兰治王子的秘书康斯坦丁·惠更斯对这两位艺术家所作的描述,列文斯因其“大胆的主题和形式”而著称,而伦勃朗则胜于“创新性、坚定的笔触以及真实的情感”。
莱顿收藏馆收藏的伦勃朗和利文斯的绘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早期的风格。他们对于自画像、穿着外国衣饰的人像、光与影的极致使用,使我们能够领略其艺术尝试与开拓的过程。这里展出了伦勃朗的作品《感官的寓言》(约-年),这也是他最早期的画作之一。这几幅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于听觉、嗅觉与触觉的描绘。
伊萨克·乔德尔维尔(约—)
身着东方服饰的伦勃朗画像(约年)
板面油画70.80×50.5cm签名和日期采用深色颜料,签名为伪造签名,作品左上角写着“伦勃朗作于年”莱顿收藏,纽约,IJ-伊萨克·乔德尔维尔的《身着东方服饰的伦勃朗画像》展现了伦勃朗身着颇具东方风格华丽服饰的风采。画中的伦勃朗戴着饰有羽毛的多彩头巾,穿着丝质外衣、系着腰带,左手拄着拐杖、右手叉在腰间。他面对着观赏者,睁大双眼,流露出自信的神情。乔德尔维尔于年或年生于荷兰莱顿,他和格里特·德奥都是伦勃朗的第一批莱顿弟子。这幅画像约创作于年,当时乔德尔维尔在伦勃朗画室的生活即将结束,这也许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这幅画对于理解伦勃朗早期的教学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直接临摹了伦勃朗于年所作的《自画像》。乔德尔维尔版本的色调不同于伦勃朗的原作,前者的明暗对比更加丰富、更具戏剧色彩。更为重要的是,乔德尔维尔的画室摹本并未画出原作前景处的一条大狗。可能伦勃朗后期才在画作上增加了这条长着长长卷毛的贵宾犬,因此莱顿收藏收藏的这幅画像是现存唯一能够反映原画风貌的作品。伦勃朗画室的临摹作品鲜有传世,因此这幅画像成为引人注目的珍贵案例,它体现出伦勃朗教学实践的基础,即教授临摹的方式。(拉莱·耶格尔-克拉斯谢尔特)
扬·利文斯(—)
自画像(约-年)
板面油画42.00×37.00cm签名为姓名首字母“IL”,用深色颜料签在右上角莱顿收藏,纽约,JL-年荷兰执政者奥兰治王子秘书康斯坦丁·惠更斯游览莱顿,会见年轻的扬·利文斯时,他称赞后者为“奇才”,是一位“充满活力、难以驯服的人物”1。他赞美利文斯的“创造才能和大胆的形式”,指出他“描绘人类面部”的伟大才能,认为他在这方面“创造了奇迹”。画家早期创作的《自画像》充分印证了这番赞誉。这幅自画像大约完成于到年,采用了近景,构图非常大胆,画家让头部、肩部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极富穿透力的眼神以及飘逸的长发凸显在画面上。画中人睁大眼睛,认真地注视着画外的某样东西,这说明画家正通过镜子细细端详自己的面部特征。描绘面部的生动笔触、落在头发上的柔和光效、紧紧围住脖子的围巾,这些都体现出了惠更斯所言的活力和激情。这幅自画像诞生于利文斯绘画生涯早期一个极其高产的阶段,也代表着该阶段的最高水平。在这个阶段,利文斯频繁与伦勃朗切磋艺术观点和技法,但在当时,没有人知道他们中哪一位将在今后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拉莱·耶格尔-克拉斯谢尔特)3.黄金时代的中心: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
伦勃朗于年离开莱顿,前往经济繁荣的文化中心阿姆斯特丹。他加入了艺术商亨德里克·范·乌伦博格(HendrickvanUylenburgh)的工作室,并依靠为阿姆斯特丹市的名人画肖像而挣得了第一笔酬金。例如,《红衣男子像》(年)描绘了一位精英阶层并具有国际化特征的人物,这幅作品在栩栩如生地刻画人像的同时,体现出人物的庄重感和直接性。这一时期伦勃朗的另外一些作品主要是头像画,即通过对人物或头像目标的实际观察来体现人物情感、表情和心理冲突。但总体上,伦勃朗以其历史画家的身份最为同行们所称道。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是这一艺术题材的最佳例证。这幅作品将一位当代荷兰女性与古代神话中的密涅瓦女神的形象联系起来。密涅瓦不仅是掌管战争的女神,同时也是智慧与知识女神。这种将普通人与神的形象融合的技法使伦勃朗成为十七世纪历史画家中的翘楚。
伦勃朗的作品大多白癜风治疗哪里好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