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茶具的神模仿---大肉庄拍卖群NO.
○图文
竹林
这套茶具是定窑产品,在无数文章中被引用,是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面点击率很高的一套器物。在这套器物出现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唐代茶圣陆羽所写的《茶经》来想象一下唐代人喝茶时的场景(煮茶法)。
而随着这套器物的出现,我们就可以将实际的器物和古书中描绘的场景完美的对应起来了(虽然这套器物是五代时期,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来唐代时期的遗风)。
陆羽像
更加特别的是,据孙机先生研究,这个小人实际就是陆羽的像。当时的茶肆里面,为了销售茶,还需要摆出陆羽老先生来,以标榜自己的品味,也增添乐趣。在宋朝的文献里边有零星的记载,当时卖茶的人都供一个茶神陆羽的像,如果生意好,就给陆羽拿茶上供;如果生意不好,就拿开水浇陆羽像的脑袋。这套茶具里面的小人就是陆羽像,手捧的大概就是《茶经》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呢,陆羽《茶经》里面所描述的器物和这套茶具并不完全重合。
1.《茶经》里面一共说到了24器(甚至可以细拆为28器),这里面只有5件。数量上有一点差异。当然,陆羽所说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竹木结构的,还有些拉进茶具也有点牵强,有点凑数的嫌疑。就像擦水的毛巾,背茶具的箱子之类的。最核心的器物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数量啦。
2.这套茶具里面还有一件渣斗,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被陆羽收到《茶经》里面。在他生活的年代,这个器型是已经很成熟了的。所以,后来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器物的功用。我们已经在去年的文章里面重点说过了,这件器物是茶器。经过这一年,应该很多人都搞明白了。
渣斗
这套茶具里面除了陆羽像和渣斗之外,还有茶研(把茶磨成粉末状的器物)、执壶(添水用,宋代叫汤瓶)、风炉和釜(煮茶的主用器物,两件烧在了一起,因为是模型嘛,不需要实用)。
茶研
执壶
风炉和茶釜
这套器物是模型,大概是当时茶肆里面的示范用的器物,不一定是“明器”。
***********************************************************
下面将进入赤裸裸的奸商模式了。
我们这次拍卖群进行了“神还原”。我们这次的器物并不是模型,而是实实在在的实用器。
我们用宋代景德镇做的瓷塑童子代替了定窑的陆羽像。用陶的釜代替了风炉和釜的组合体。(这两件纯粹是来凹造型的,这次不拍)
用邢窑的执壶代替了定窑的执壶。用巩县花口的茶盏和邢窑的花口盏托代替了茶研。用巩县的渣斗代替了定窑的渣斗。
除此之外,我们还增添了陆羽《茶经》里面仔细描述的器物:茶合。
陆羽是这么描述的:“尺寸为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可是,你看完这段之后,你知道装茶叶粉末的盒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下面这件茶合就是完美的印证了这段话。
所以,这件盒子并不是粉盒,而是陆羽当时所描绘的“茶合”。想想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主要是做容积的器物,所以茶合的身子需要大一些,盖子矮一些,形成2:1的关系。并不像普通的粉盒是1:1的关系。
第一件唐巩县窑白釉茶盏
这件巩县窑白釉的茶盏是仿照当时的金银器造型制作的,造型很特殊。三条楞线和盘沿的圆圈正好形成了“奔驰”的车标。胎和釉的质感属于典型的巩县窑做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唐代的瓷器仅仅知道“南青北白的”这个概念,至于邢窑以外的白瓷,真的是不曾有了解。而实际上,北方白瓷里面巩县窑的器物不光是数量巨大,而且影响力也很大。在唐代宫殿西安大明宫遗址也发现过带有“盈”字款的巩县白瓷片。
大家可以通过此件器物,感受一下巩县白瓷的典型特征是啥样的。
第二件唐邢窑白釉盏托
看过我们以前文章的小伙伴们就知道,这种盏托是典型的茶盏的盏托。整体造型十分简洁,恰到好处的出筋又不会让画面变得单调。渐变的釉色和积釉的泛青增加了整件器物色彩的层次感,增加了活泼的灵性。
这样的盏托是精工细做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唐代瓷业所达到的惊人成就。这样的器物即使放在今天,也足够让很多手工艺人感到自愧不如。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有一件类似的器物。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邢窑盏托
第三件唐巩县窑白釉渣斗
这类造型我们分析过了,是典型的茶器。其原型还是金银器。
这件渣斗做的很规矩,胎足部的止釉线基本和底平齐了。啥意思呢?因为釉的流动,为了防止粘连,器物靠近底部的部分会留一些富裕空间不上釉。但是,露胎的地方总是不太好看。所以,高档的器物总是想办法将露胎的地方减少到最小。越高级的器物,在这种细节的地方做的越考究。
你看这件渣斗,平放在桌上的时候,是看不到露胎的地方的。这就是做的规矩的地方。对于工艺的要求是很高的。
第四件唐巩县窑白釉茶合
这件茶合我们刚才讨论过,就是陆羽《茶经》里面描述的装茶叶粉末的盒子。这件盒子也是巩县窑的产品。
第五件唐邢窑白釉执壶
唐代的执壶并不是点茶冲注的用法,只是往釜中加水时所用。所以,唐代执壶的流一般比较短,并不像宋代的执壶是很长的流。
这件邢窑执壶跟前几期拍的一件执壶相比,做工要精致很多,底部也上釉了。胎很白,釉面质感也很好。只是在口沿处和柄的地方有一点点小毛病。
关于执壶的更多参考资料,我们也做过一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