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再添一大看点中国紫檀博物馆制作祈

年10月15日,由中国紫檀博物馆制作的艺术珍品“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捐赠收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举行。

“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捐赠收藏仪式

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女士此次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其领衔创作的木雕艺术代表作“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以表达其对推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仪式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接受捐赠,并向陈丽华馆长颁发收藏证书。

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

这件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是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女士于20世纪90年代聘请故宫赵崇茂、朴学林、王仲杰等老专家多次到现场勘察设计,选用珍贵的缅甸柚木,由几十名高级技术工人耗时三年多纯手工制作的,并手工贴了三层24K99金箔,通体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北京天坛祈年殿

中国紫檀博物馆捐赠国博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

模型整体结构完全以原建筑物为准,以1:10的比例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精心雕制而成,直径9米,高3.8米,各部件严丝合缝却又拆装自如,工艺考究一丝不苟,每一细微之处的制作都十分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天坛祈年殿细节

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细节

天坛祈年殿细节

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细节

这件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再现了祈年殿的古风原貌。通过这件作品,可以使观众近距离地欣赏到中国古建筑艺术之美和木雕艺术之美。这一经典艺术力作,将中国紫檀博物馆在木雕艺术上的传承完美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天坛祈年殿细节

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细节

天坛祈年殿细节

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细节

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细节

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细节

▌国博木雕艺术新景观

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完美的建筑外形坐落在逐渐上升的三层台基之上。上部为三层圆顶,预示着宇宙三段式运转“天—地—人”,这一重要的中国人的思维概念,一直不停地滋润着地球上最古老的农耕传统之一。是北京最重要的、最具标志性的可感知的建筑之一。

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将在国博永久展出

此次陈丽华女士将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捐赠于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不仅丰富了国博的藏品,也为参观者提供了新的资源,相信日后会成为人们到北京、到国博必看的当代建筑艺术杰作。

捐赠仪式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感慨致辞:“陈馆长制作的这件木雕艺术品是一件精美的建筑艺术模型。这件艺术品前几天运到国家博物馆大厅安装的时候,我去看了一下,只觉得眼前放亮,站在一楼大厅不管东南西北只要回头一看,就马上可以看到这尊金碧辉煌的建筑;马上让我们这个大厅里感到一股浓浓的贵气,一股国富民强的感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上台致辞

“我本身是学建筑的,对北京的古建筑特别喜欢,比如故宫、前门、德胜门等,对天坛更是喜爱有加,外国人都是把天坛祈年殿当作我们北京我们中国的形象来看。所以当我看到这么好的模型之后,我是感慨良多。因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陈列当中,有一个50年代我们文物研究所收的应县木塔,那个已经作为文物了,巧夺天工。那么在新的时期,中国紫檀博物馆陈丽华委员能做出这样的模型,确实了不起。就是从它的尺度、比例、造型,准确、优美、一丝不苟,用料是不胀不缩千年不变质的缅甸柚木,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到了这个境界。据陈委员说这件艺术品已做出来20多年了,这件东西将来肯定也是一件文物。”吕章申对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及工艺价值等方面均予以充分认可。

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致辞

陈丽华女士现场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接受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的捐赠表示感谢。她说:“多年来我在世界范围宣传中国紫檀文化,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艺术之美,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木雕艺术反映的古建筑文化模型也是一样,此次木雕天坛祈年殿能够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是希望能够为后人留下纪念和文化的路标,通过它把前人敬业的工匠精神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陈丽华:紫檀宫与“紫檀梦”

回首年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这是陈丽华女士“紫檀梦”实现的开始。自幼受到家庭文化熏陶的陈丽华,在商场中苦心经营多年之后,终于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谈起往事,陈丽华女士至今充满对故宫博物院和王世襄、朱家溍等多位老前辈的感激之情。当年机缘巧合下有幸走进故宫的陈丽华女士,在专家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制作完成了以故宫原件为蓝本的紫檀家具精品和精妙绝伦的紫檀雕故宫角楼、天坛祈年殿、千秋亭、万春亭、飞云楼等大型建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今天的中国紫檀博物馆。

中国紫檀博物馆

近十多年来,陈丽华女士将多件价值连城的大型紫檀艺术珍品无偿捐赠给中国故宫博物院、法国香博堡博物馆、美国史密森尼博物学院、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在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紫檀文化的同时,也开启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国紫檀文化之旅”,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年,中国紫檀博物馆申报的木雕(紫檀雕刻)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丽华女士本人也被评选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众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一道,跻身大国工匠的光荣行列。这是一个被陈丽华女士永生铭记的时刻,每每回想起来都充满激动的感情。也因为这种感动,让陈丽华愿意为木雕艺术事业贡献一切。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民营博物馆普遍维系困难。中国紫檀博物馆每年的门票收入也不足以支撑日常运营。陈丽华女士要通过其它商业收入来维持中国紫檀博物馆的运转。但是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陈丽华女士认为再辛苦也是应该的。

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十八年来,接待了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近距离接触和亲身感受,很多人迷上了中国紫檀文化。而自年起,陈丽华女士组织上百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投入巨资正式启动用紫檀和阴沉木重塑老北京城门这一叹为观止的工程。目前,全部老北京“内九外七”共计十六座紫檀及阴沉木制城门已按照1:10的比例全部制作完成。这一伟大壮举获得了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星云大师和著名学者阎崇年等人的赞许。陈丽华女士的紫檀及阴沉木制老北京城门自在北京和澳门等地展出以来,无不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和惊叹。

紫檀艺术品的创作,从选材、制作、雕刻、打磨、吹蜡等各个工艺环节都十分的考究。陈丽华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要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她认为,自己正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紫檀雕刻艺术所代表的敬业精神,是可以超越时代和社会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将永远流传下去。这就是她热爱紫檀艺术事业并为之倾力付出的根本原因。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lswh/6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