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中华书局、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出版集团、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高校及博物馆系统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本书主编旅顺博物馆馆长王振芬研究员介绍了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收藏情况,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新江教授介绍了本书整理出版情况。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以及故宫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九位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盛赞《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可谓是敦煌吐鲁番研究的又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创造了敦煌吐鲁番文献整理的新标地。
郝春文(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的出版是年以来,吐鲁番学最重要的成果,本书整理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难度极大。本书历时6年,对多枚残片进行检索、编排、校对,工作是海量的,参与的人员有业界专家、学者,也有在校大学生,在工作开展的同时为吐鲁番学研究培养了人才。段晴(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本书范围全面、起点高,在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领域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旅顺博物馆将馆藏珍贵资料拿出刊布,这是博物馆开放的态度。王素(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本次项目由多个机构合作共同组建了高效的整理团队,旅顺博物馆藏文献的出版对吐鲁番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本书分类区分典籍和文书,区分详细,原尺寸、彩版印刷十分难得。刘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籍中的写本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可以做本书籍有关的精品展览。于志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本书拓展了新疆历史文化研究的领域。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本书能够出版体现了大连和旅顺博物馆的担当,项目开创了学术界强强联合的范例。刘屹(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本书是21世纪整理出土文物的典范和标杆,通过项目的开展培养了学界精英。姚崇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本书的出版为如何深入史学研究、西域文化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出土文献是日本大谷探险队收集品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初西方攫掠的西域出土品中唯一回流本土一宗,被称为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
因为是国内敦煌吐鲁番文献唯一尚未公布的大宗藏品,是继其他吐鲁番文书收藏单位陆续公布其所藏文书后,学术界期待已久的最后一批待公布的大宗已出土吐鲁番文书,这批文献一直以来在国内外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