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波黑国家博物馆与塞尔维亚国家

(一)波黑国家博物馆

因为前几天在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关门了好几年,再就是网上有介绍说,波黑因为战乱,国家博物馆一直都是关门的状态,所以对这个地方没有抱多大希望,到了萨拉热窝,看旅游的信息地图,居然开门,这个很意外。

早上九点钟到的这里,有开门,到大厅一个小窗口问,说十点才开门,然后就到旁边的一个铁托小酒吧喝了一杯。十点钟准时过来,还是没人,不过已经可以开始买票了。工作人员扯了一张票给我,然后很郑重其事地在一个本子上登记,大概是统计每天来参观的人数,你可以想象,这地方一天能来多少人。

看介绍,博物馆建于年,看建筑规模不大,其实还是挺气派。里面东西不多,多数都是古罗马留下来的时刻,完整的东西也很少,比较出彩的是几块马赛克地板,很完整,这个我在罗马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和梵蒂冈博物馆都有看到。

波黑的国家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波斯尼亚地区的历史,除了古罗马遗迹留下的东西多一点,其他时代留下的东西很少。不过,整体还是可以反映出这个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的特征。不过,波斯尼亚地区,后来的伊斯兰化却并没有在博物馆中有太多可以佐证的遗物。倒是萨拉热窝街头大街小巷中的清真寺,还有琳琅满目的阿拉伯商品,你能感受到波斯尼亚地区,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至深。

这些年到过很多国家,过去了一般都会到国家博物馆去看看。从一个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东西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历史地位,他是不是曾经辉煌过?北欧几个国家,瑞典,芬兰,挪威,都有去,底蕴最足的是斯德哥尔摩,这里是斯勘第那维亚半岛的中心,相比之下,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并且长期都是受瑞典和俄罗斯的影响,芬兰,她的国家博物馆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就不多。同样的,巴尔干半岛,火药桶,本来就是山头林立,能留下点东西真不容易,再加上常年的内战,早已经把国家掏空,能开门进来看就已经很满足。

博物馆里有网络,阳光从窗口射进来,很暖和,要知道外面还有积雪没有融化。

(二)塞尔维亚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国家歌剧院,看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两年前,在爱沙尼亚国家剧院,也是看这个剧,25欧元,坐最后面,跟一群小朋友一起看的,这次,人民币不到25元,因为前边没坐满,直接升到第三排,坐在最前边看的好处是,你看到的不仅仅是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还有更重要的,人物的表情,情绪的变化,这个就是真正的欣赏了。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根据霍夫曼的的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写的一部芭蕾舞剧,是其三部芭蕾舞剧最后一部,因为舞剧讲述的是关于圣诞童话的故事,再加上单纯而神秘的儿童音乐特色,因此有“圣诞芭蕾”的美誉,在西方的圣诞节前后,是欧洲各大剧院必演的剧目。

这部芭蕾舞剧有几大看点,这个也是最能体现不同剧团编剧特色的地方。先是圣诞舞会开始,小女主人翁克拉克的教父给孩子们带来礼物,他从硕大的手摇八音匣里变出一个又一个玩具,可爱少女,滑稽的小丑,强悍的阿拉伯人提线玩偶,这个时候整个舞台就像怪叔叔在变魔术,画风确实是诙谐充满童趣。胡桃夹子化身士兵与七头老鼠搏斗,因为塞尔维亚的剧院比较迷你,舞台小,所以打斗的场面远没有上次在爱沙尼亚看的精彩,事实上,我感觉这次的整个剧都是迷你版,不过还是挺精致。最精彩的部分,糖果王国的系列舞曲,西班牙舞曲代表巧克力,猩红的舞裙,头顶一朵红花,确实是吉普赛女郎的形象,这个能看到我在巴塞罗那小酒吧看的弗拉明戈的影子。阿拉伯舞曲代表咖啡,绿色的丝裙我感觉有波斯女郎的风格,不过感觉跟咖啡不搭界。中国舞代表茶点,绿色和粉红的搭配,还有一把粉红的纸伞,有中国风,但是滑稽的表演我感觉不太符合茶的品格。最后压轴的《花之圆舞曲》,好抒情!克拉克不知不觉爱上胡桃夹子化身的英俊王子,感觉王子会要离她远去,怀着不安,抱着胡桃夹子静静地去睡,天真的小女生,单纯而美好的幻想...

柴可夫斯基的几部芭蕾舞剧都看过,相比《天鹅湖》和《睡美人》这样以爱情故事叙事为主线,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样没有情节的舞剧,我觉得缺乏那种悲怆与浩气回肠的厚重感。不过,也许正因为是没有叙事的束缚,在音乐的表现力上,反而更能天马行空,更体现作曲家的创造力,这个也应该是他这部作品最富于特色的地方。从演出的角度,对经典作品的诠释,不同的剧团,感受不同的水准,不同的风格,这个也应该是同一部作品,能一次,二次去欣赏的动机。

挺满意这次的塞尔维亚之行,以一场芭蕾舞剧结束旅行,非常圆满。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tjs/6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