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
所有的父母都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我们谁也没有做过岗前培训,匆匆忙忙就成为了父母。所以,在教育孩子前,我们做父母的也要接受教育,学习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一、你要了解孩子,别错过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婴儿期中最重要的学习期。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3岁左右的孩子基本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和语法,之后语言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这一阶段要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4~12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二、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孩子入学之前,一般对母爱需求更多。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1、提升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我们只能不断学习教育知识,提升自己,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2、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缺点会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作为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榜样。
3、善于发现生活,用生活中的小事教给孩子道理。
一件事,只有自己做过了,才知道它的对错,一条路,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它的崎岖。孩子也是这样。
四、给父亲的建议1、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
2、爱家庭,尤其爱妻子
作为父亲,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是父亲的基本责任,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爱的能力。父亲爱母亲,孩子也会在爱的滋润中长大。
3、和孩子一起运动玩耍
男人也是个天真的大孩子,父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只有和父亲一起,孩子才能真正放开了、痛快的嬉戏玩耍,只有父亲,才能交给孩子勇敢、开朗的探索精神。
4、带孩子看一看世界
给孩子讲一讲职场生活,带孩子看一看社会百态,父亲用他的眼睛,带领孩子慢慢接触这个社会,用自己的经验帮孩子理清一条路。一般而言,母亲更家庭化,父亲更社会化,这是父亲应该做的。
五、这样的女人不配当妈爱的极端
一位中年妇女,在孩子很小时就不懂养生与健康教育,以为对孩子好就是鸡鸭鱼肉超量伺候,结果把女儿喂得跟相扑运动员式的。这样的节奏,在当下这个被减肥商煽乎得女孩子们恨不得脱了臭皮囊只剩轻飘灵魂的时代,她女儿的痛苦可想而知!
这位慌了神的妈妈在别人提醒下,终于醒过神来,而她的补救措施,一如她惯常的作风,极端而偏执,她为女儿制订了近乎于残酷的减肥方案,一整月一整月不许吃米饭和肉,她认为女儿良好的胃口是身材的大敌,于是用冰水、麻辣烫等强刺激食品,对胃进行强烈刺激。
最后,女儿终于瘦了下来,但瘦了不到半年,就离开了人间。她去世时,她的老妈伤心欲绝,但她终究没搞明白,自己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在整个悲剧中所起的作用。
不务正业
有一位母亲,喜欢打麻将,时常带着儿子到茶楼,让儿子做作业,她打牌,孩子在麻将声中成长,成绩差得恨不得应该被人道毁灭。在高二那一年的某一天,他站上七楼的阳台,让母亲帮他选择,继续读书向左,不读书向右——左边就是二十几米高深的楼底……
六、做孩子的榜样现在的问题,不是父母们想不想教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教的问题。许多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前,自身的素养和世界观价值观都有问题,她们的拜金,不爱学习,将粗俗当成个性,眼中没有别人的感受,漠视社会道德和规则,只北京哪家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