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的,2003年3月批准立项,2006年12月国务院批准可研报告和建设方案,2007年7月批准初步设计及概算,项目批准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保留老馆部分建筑面积35452平方米,新馆建筑面积平方米),批准总投资约25亿元,总占地面积约7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
国博工程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于它对“和谐”的追求——追求改扩建新老建筑间的和谐、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和谐、建筑形体与使用功能的和谐,而追求“和谐”确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和境界它从设计方案起,就不断研究如何既保留历史的记忆又体现时代的进步,如何使改扩建后新老建筑远看起来融为一体,近看细细品味又有所不同,使新建筑像是从老建筑里长出来的北京国家博物馆预约“新芽”,既一脉相承又有新意,使新建筑不仅要继承老建筑的优点又要弥补它的不足,要与人民大会堂、部大楼等周边建筑在形体、空间上更加协调,更要满足国家博物馆不断提高的现代化使用功能要求为此,整体设计方案经过两年多无数次的修改优化和领导反复论证,才得以通过批准确定,同时各个细部方案如:新馆檐口、老馆外窗、大厅声学都经过反复的研讨论证、模型试验才确定,使得建筑整体和细部都达到外形和谐、功能现代的要求在施工中,国博工程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减少施工对老馆保留部分的影响,如何减少对周边环境、交通、安全乃至对视觉观感的影响,尽可能让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变化,感觉不到工地的存在,为此,拆除、老馆加固、新馆开挖等施工中国家博物馆2014展览都要制定专门的老建筑保护方案,局部如雕花、铜饰、十二廊等在拆除时还要考虑未来的恢复方案,以做到“建新护旧、建新如旧”;此外还特别设计、设立了面向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特殊喷绘围挡,基本只安排夜间运输,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和环境保护措施,使国博工程在平常和重大节日时都能扮演好角色,为天安门广场和国家的和谐形象添彩
自动工以来,国博工程一直在紧张、有序的高速推进,各项超常规的建设目标均得到较好实现,如2007年部分老馆的拆除、结构加固、新馆部分开始进行基坑开挖,2008年主体结构施工,实现了奥运会前西南北三个立面亮相的第一阶段目标,2009年交付《复兴之路》布展施工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一座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国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称,与天安门周边建筑环境协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综合性博物馆,成为展示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和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殿堂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