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英国,民众去美术馆消遣游玩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从策展一开始,便始终围绕着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进行布置。为了更方便服务不同语种的观众,现场工作人员人手都有一份全馆职员语种的明细表,“(在国外)策展如同讲故事”,“如何给观众提供最好的观展体验,就是策展的目的之一”,我们随着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亚洲部前助理策展人,李晓欣去看一看英国博物馆里的不同之处。
英国美术博物馆特点英国的博物馆里面的不同展厅,都会有不同的定位,考虑的受众阶层也不同。例如,在VA的某些展厅可以看到有很多互动设施、教育设备,也有比较传统的布展方式。即便展厅的定位比较偏向高端或者学术,它都会专门设置一些针对少年儿童教育的区域或设施。
与国内美术馆最大的不同与国内美术馆博物馆最大的不同之处也许是,展厅里的标签。在这里,标签并非策展人想如何表达就能如何呈现,包括字数、用词、用句的深度,都有限制。这些信息先由策展团队拟好后,再统一经过美术馆的编辑部门进行检查订正,确保这些内容足够简洁明了,可以让词汇量不多的小孩子都能看懂和理解。这一点在英国是严格遵守的,或许这个在国内有些专业用词,生涩的词都随意用了,观众能否理解,也并不会太在意。英国的展览还会特别设计一些字体特别大的宣传册子或者标签,这一方面主要是考虑视力不好或者年纪比较大的观众。
导览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