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展国博新展余件套展品,带

白癜风能否治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2607.html

摄影

余冠辰

视频

王扬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铜镜类藏品第一次完整、系统的展出。

展览架构

展览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手段,系统呈现了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展览共分为7个单元:

战国·青铜鉴

战国·武士斗兽纹铜镜

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

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镜

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

04清光宜远——铜镜与中外文化交流

铜镜的对外交流可上溯到战国时期。除少量铜镜作为商品传播外,更多的铜镜可能通过馈赠、随身携带等途径流通到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地。铜镜的制作技术也传播过去,促进了当地铜镜的制作生产,具有鲜明中国艺术特色的铜镜图案和形制被模仿和改造。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兴盛,中国铜镜开始吸收外来文化因素用于装饰,为原有的装饰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铜镜这一日常生活用具散发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广彩。

三国·变形四叶佛像对凤纹铜镜

唐代·瑞兽孔雀葡萄纹镜

05玉台影见——铜镜的功用

铜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照面用具,与其有关的奁盒、妆具等各类用品随处可见。墓葬中也常见作为日用随葬品或被赋予宗教含义的铜镜,道家认为可以照物的铜镜或许有特殊的法力。不同时期吉祥镜铭折射出当时民众的美好愿望与寄托。

清代·《磨镜图》局部

06刻镂文章——铜镜的艺术

在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代铜镜镜背装饰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时代艺术特征。这不仅与铜镜的材质、尺寸、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也是各个时代文化风尚的真实反映,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古代铜镜艺术。

唐代·“大吉”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局部)

07莹质良工——照面用具的新发展

约在明末清初,玻璃镜传入中国。与铜镜相比,玻璃镜具有制作方便、鉴物清晰、体量轻便等优势。玻璃镜的装饰多借鉴铜镜,而体量较大的玻璃镜则丰富了当时的室内陈设,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清代·黄花梨镜台(等)

展厅美景

摄影

余冠辰

展品细赏

摄影

范立

观众观展

策展团队

策展人:陈成军

内容设计:赵玉亮

形式设计:王 蕾

编辑:噜噜

来源:国家博物馆

央美青年空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lygl/9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