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中的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带着孩子在这里学中国历史最好,脉络清楚,展品丰富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距今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白陶鬶。国家博物馆藏品。鬶是原始先民用来烧水的容器龙山蛋壳黑陶杯在“如果国宝会说话”出现的宝贝。不知藏着哪家博物馆,国博没注意到。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品种。陶杯经轮制而成,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这是世界考古学界对龙山时代黑陶杯的赞誉。工艺的背后,件件都饱含着信仰与尊崇。极致的工艺使黑陶杯独步天下。现在的技术还原原始的工艺,要达到如此极致的薄度,依然是难以企及。龙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国家博物馆展品。这类薄壁黑色陶杯取材于远古时期河湖中沉积的细泥,经反复淘洗不含任何杂质以保障器物的拉坯塑形和成形之后的细密坚硬。龙山文化黑陶罐。国家博物馆藏品。该器为盛储器,胎壁薄而均匀,轮制规整,打磨光滑通体黝黑发亮,是黑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器。黑陶是采用独特的封窑渗碳技术,即在陶器即将烧成的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黑烟雾熏染陶器而成黑色。龙山文化玉鸟。国家博物馆藏品。龙山文化玉钺。国家博物馆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