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11461_1/
展览形式丰富多样(摄影陈毓娟)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陈毓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11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在这个“镜子”专场,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等知名文物走出馆藏与大家照面,这是国博第一次以馆藏文物举办的主题展览。
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铜镜藏品数量大、品种全、铸造精良、时代特征鲜明。本次展览从中精选出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
展览从“鉴于止水”、“清质昭明”、“湅治铜华”、“清光宜远”、“玉台影见”、“刻镂文章”、“莹质良工”这七个单元,系统呈现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铜镜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载体。
本次展览展示了铜镜在汉代、三国两晋时期和隋唐时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展览通过为观众展示“汉镜”和“仿汉镜”的区别,形象讲述,随着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凿空西域以及东汉时期班超等在西域地区的经营,铜镜等大量的汉朝物产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历史。迄今为止,汉式镜在中亚地区的24个地点发现46件以上。三国两晋时期,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像开始与神仙图像共同出现在铜镜装饰中,反映了当时中国早期佛教依附于神仙道术传播的史实。以吴国工匠为代表的中国工匠东渡日本后,将当时流行的画像镜与神兽镜结合,制作出具有神兽镜主要特征的“仿制镜”。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是吸收异域文化元素的典型物证,当时各国派来的遣唐使、商人等将中国唐代的文明成果带回各地并落地生长,精美的铜镜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收藏品,丰富了世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