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编者按:本文原题《国产相机——风景旧曾谙》,由作者王诗戈授权发布。民间相机收藏机构,据映像志所知的有:高继生、高峻岭父子创办的“杭州高氏照相机博物馆”,康学松在北京创办的“拾光影像博物馆”,王琛在深圳创办的“王琛影像博物馆”,北京的“祥升行老相机博物馆”,上海的“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惠州摄影师吴艳峰也收藏大量古典相机……吾生也晚,进入摄影尤晚。等我到了在照相器材店里隔着柜台玻璃痴痴凝望的时候,国产相机我能见到的便只剩下凤凰,寥寥数只蹲伏在角落里,不见凤凰的绚丽,只剩下家鸡的寒微。而我买的第一款相机,是日本的尼康。也在报刊上读到过关于国产相机的只言片语。印象是,国产相机也曾有过花开遍地春色满园的好风光。当然,就整个社会的物理空间来看,所谓的“遍地”不过只是某些特定的狭小地界,集中在照相馆和公园一类旅游景点;而国产相机的“春天”,则是由千万普通中国人的纪念照片(家庭合影、结婚照、入伍照、儿童生日照、旅游纪念照等)烘托而出的。这个印象,带给我的是一种失落感。个体记忆与一段多姿多彩的集体记忆几乎不发生重合,这段集体记忆在经由个体言说时变得异常困难,于我而言总是怅怅然。惟一的补救办法是,凭借这段集体记忆的物质遗存(如照片,再如相机),去进行精神上的回溯与想像。怎奈,照片易得,相机难求!如果有这样一家相机博物馆,藏品清一色是国产相机,那么便是让我觅到了集体记忆的底座。有,在长春,名曰“长春中国照相机文化博物馆”。推门而入,一千余种式样各异的国产相机扑面而来,心中的感受恐怕惟有“叹为观止”四字方可形容。馆主周焕臣,男,五十岁,长春人氏,收藏国产相机十年有余。他与国产相机结下“善缘”,始于年的一次经历。当时他陪一位德国朋友去参观国内某地的自行车展,不料那位朋友意兴索然,询问之下直言以告:“你们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但这么多自行车里面竟然没有一台中国造的自行车!”正是这句话,触动了喜爱摄影并已参加过摄影函授学习的周焕臣,在他头脑里搅动起一个朦胧的想法……如今,周焕臣仿佛在用他的每一点努力遥遥呼应着当年那位德国人的愤愤之见:这个博物馆里面,全部都是中国造的照相机——国产相机收藏,论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国内不作第二人想。
玻璃干片镜箱。早期国产照相器材,约现身于年代。木制,无商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馆藏另有一台镜箱,年代更为久远,似为年左右的产物。恐伤筋骨,未从展柜内取出。)
双龙牌镜箱。中国最早带商标的木质干版镜箱。年代制作。
双龙牌相机。早期上海倪明记照相器械厂制造。木制。
仙乐牌相机。年由上海义昌机器厂厂长兼工程师郑崇兰设计开发,因抗日战争被迫搁浅,后于年由上海维纳氏电影照相器材公司(前身即义昌机器厂)生产。以英文商标Selo命名,主要面向国外市场。产量余台。
万林相机。据目前考证结果,为年代上海万林公司产品。
新中国第一批相机。上海市第一照相器材生产合作社制造。木制。
向阳牌相机。合作社转为公私合营后第一批相机。公私合营上海联合照相器械厂制造。木制。
七一牌相机。新中国第一台高国产化(镜头玻璃原材料除外)照相机。中国相机和折叠相机的鼻祖。公私合营天津照相机厂年下半年研制成功。成品约40台。未投放市场。年11月2号《新民晚报》新华社报道中称“我国第一架照相机是一九五六年七月在天津诞生的”,即指七一相机。
大来牌双镜头反光相机。年4月研制成功。中国双反相机的鼻祖。新中国第一家照相机厂——公私合营北京大来照相机厂(北京照相机厂前身)制造。成品余台。
天池牌单镜头反光相机。年代末为纪念建国十周年研制,是整个年代中国科技含量最高、工艺水平最精的相机,代表了当时中国的光学研发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同时代的国产相机中一帜独树。由号称“新中国光学摇篮”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制造。年邓小平视察该所时曾给予天池相机高度赞扬。成品在10台左右。出于保密等因素考虑,未投放市场。
上海牌58-Ⅰ型相机。中国第一部以工业化流程生产出来的照相机。年1月出产。中国旁轴相机的鼻祖。上海市钟表眼镜公司(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大型照相机厂——上海照相机厂前身)制造。镜头由长春光机所设计,镜片由上海吴良材眼镜厂加工。产量台。
上海牌58-Ⅱ型相机。58-Ⅰ型的改进型。中国第一台大批量生产的照相机。年底研制成功,次年9月上市。建国十周年献礼产品。产量台。
上海牌58-Ⅲ型相机。年上半年问世。上海照相机厂一分厂制造。成品60余台,未投放市场。
紫金山牌Z-Ⅰ型相机。中国最早的单反相机之一。年9月开始设计开发,年上市。南京电影机械厂制造。产量不足0台。
上海牌DF型单反相机。年由上海照相机厂生产。此机的研发成功为中国相机产业奠定了初步基础,为年海鸥DF相机的诞生准备了条件。成品不足台。
以上所列,仅是长春中国照相机文化博物馆馆藏之冰山一角。在这里,从早期的木质镜箱到7年嫦娥一号三维立体相机,其间制造、生产的千余种国产相机蔚然麇集,俨然一部中国相机发展史。对我而言,这是一部可以碰触、可以摩挲的历史,和在故宫里仰面瞻仰那些真迹或非真迹,又有不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