镈,也写作“鎛”,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也是王侯贵族用来象征其地位和财富的重要礼品。其有钮可悬挂,也被称为平口钟,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如《仪礼大射礼》载:“其南鎛,皆南陈。”;《国语周下》载:“细钧有钟无鎛。”等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传出土于运城荣河的珍贵青铜镈。这件镈的名字有个生僻字,右边是“命”字,左边是“素”字,电脑打不出来,读音为“líng”,同“紷”。名字就以拼音代替,称为“líng”青铜镈。
▲“líng”青铜镈
这件青铜镈的具体信息如下:名称:“líng”青铜镈。时代:春秋?齐。规格:高66厘米,口长44厘米,口宽34.8厘米。出土:传年山西荣河后土祠出土。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青铜镈,顶部为镂空双兽形钮,泡形枚,篆部和鼓部饰云雷纹。镈面铭刻字,追述了器物铸造者的祖父鲍叔有功于齐,齐侯赐予鲍氏封邑的荣耀大事,勉励自己要奋发努力,祭祀自己的各位先人,乞求先祖保佑鲍氏子孙健康长寿,乞求齐国国运昌盛,福泽万年。这件镈是春秋晚期齐国鲍氏家族名为(素命)的人所铸,他是齐国政治家鲍叔牙的后人。鲍叔牙因辅佐齐桓公、举荐管仲有功而被封赏,鲍氏子孙也因此世代享受齐国的厚待。出土地荣河县,是古旧县名。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年)改宝鼎县置,治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宝井。为庆成军治。熙宁元年(年)改属河中府。金贞祐三年(年)升荣州。元初州废,降为荣河县,仍属河中府。明属蒲州。清雍正六年(年)蒲州府。年移治荣河镇。年与万泉县合置万荣县,迁治解店。今万荣县有荣河镇。“líng”(素命)青铜镈,器名乃学术大家郭沫若解读。据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素命)”,同“紷”。另据清代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张孝达说)(素命)左畔仍即系字,右畔乃令之假借(命令义同声近,故得假借)。左系右令,其字本当为紷字。字书虽无此字,以义求之,当仍读为令。”据此,(素命)这个字,应同“紷”字。紷:读音líng。意思为:丝絮;精细染练过的丝或布。▲电脑上查阅的“líng”(素命)的信息
“líng”(素命)青铜镈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镈钟当中,有三件铭文上自名“镈”之一。另外两件为:叔夷镈(春秋晚期,齐国),邾公孙班镈(春秋晚期)。除此之外,其他的镈形制像镈而铭文中称为钟。简单介绍一下叔夷镈和邾公孙班镈:叔夷镈,年山东青州临淄县出土,铭文字。与此同时还有铭文基本相同的叔夷钟出土。叔夷镈其器不知去向,其文也只是宋代摹本。叔夷镈铭文最早载于宋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邾公孙班镈的铭文为:“隹王正月。辰在丁亥。邾公孫班。擇其吉金。為其龢鎛用喜于其皇??。其萬年??壽。□□是。保霝命無其。子子孫孫羕保用之。”“líng”青铜镈、叔夷镈、邾公孙班镈,这三件青铜镈,铭文带给我们更多的历史信息,既是古代乐器的经典器物,也是古代青铜器的铸造精品,弥足珍贵。(责编:张国平)
谢谢您的浏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