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6日期間,中國收藏家協會國際藝術品交流委員會(簡稱國際藝委會)假中國國家博物館白玉大廳主辦「東方藝術巔峰之薈」系列活動,來自各地的藝術界、收藏界嘉賓千里逢迎,共聚最高藝術殿堂,方家、大德們雲集於此,共襄這項藝文盛事!
開幕日當天,中國收藏家協會羅伯健會長、戴維佳副會長親臨現場,並與參會嘉賓合影留念。羅會長在開幕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國際藝委會近年來在開展對外交流方面的成績,特彆強調了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希望本次活動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適應時代要求,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對外合作的層級和品質!他高度評價了耄耋之齡、不遠千里來京出席活動的著名浙派畫家閔庚燦先生對藝術的執着追求,並對活動特約合作夥伴杭州閔庚燦藝術館惠借畫作精品表示讚賞。羅會長同時期許來自澳門的徐俊英博士能與來賓分享藝界新知,共促藝術收藏繁榮的願景。羅會長致辭後,有關人士宣讀了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肖峰先生的賀詞,吳世勤等來賓代表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真知灼見令人感佩!
中國收藏家協會羅伯健會長於
「東方藝術巔峰之薈」開幕時致辭
當日下午主題論壇開場時,主辦單位國際藝委會王竹主委率先發表引題談話,他指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藝術家的養成與地域因素息息相關。江浙地處南北要津,臨江面海,經濟相對發達,造就了許多藝文人才,名家輩出,不乏開宗立派的大師。主委談及藝術創作與收藏的關聯,強調二者相輔相成,不容闕廢。收藏家與藝術家是傳承文明、推動文化再造的兩端,有如伯牙與子期,正所謂「高山流水遇知音」。他提到不少書畫家與收藏家是非常投契的摯友,亦或身份重疊,既長於創作又善收藏,從藏品中汲取藝術養分為己所用。主委回溯了東亞區域間藝文交流的歷史,前有『雞林類事』,後有崔溥漂海來華,今有閔公旅居杭郡半世紀,執着丹青,並將之發揚於東亞藝壇,可謂淵源有自,一時佳話!他還特別回顧了近年與廣東藝界的交往,讚賞以澳門徐博士為代表的新銳人物與內地藝文收藏界互動對於傳承中華文化的積極意義。主委最後概括了文化弘傳和藝術創新對於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主辦方中藏協國際藝委會王竹主委於國博白玉廳發表引題談話
隨後,新浙派繪畫耆宿閔庚燦先生髮表主旨演講,他向來賓們詳盡述說往昔藝術人生,追憶其與先師周昌谷等浙籍名家交遊、過從、習畫的逸事,乃至如何從懵懂少年成就如今的畫壇地位。談及對藝界前輩的懷念乃至江浙鄉土的哺育之恩,情到深處,年逾八旬的長者幾度哽咽,老淚縱橫,聞者莫不動容。老人家亦提出以書畫藝術的對外傳播作為踐行『一帶一路』方略的推手,擴大區域交流,增進文化融合。他認為與西方繪畫相比,中國書畫藝術更為深奧,需要創新發展。同時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將其累積的藝術精華奉獻出來,回饋社會,並傳承下去!老先生娓娓道來,真情實感,溢於言表,與環陳於最高藝術殿堂中的佳作相互呼應,極具感染力和穿透力,從而亦充分表明了中華文化無遠弗屆的感召力與影響力!
新浙派繪畫代表人物閔庚燦先生髮表主旨演講
繼之,活動協辦機構澳門仁恆文化集團的徐俊英主席登台宣講有關藝術品金融的議題,全面梳理了藝品多種交易模式之優劣,介紹了藝術銀行、藝品保險的屬性和現狀,闡述了藝品租賃、藝術信託與藝術超市的特徵,詮釋了藝術品評估和鑒定以及藝品知識產權的概念,論述了在線藝術市場的發展前景乃至藝術品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徐主席俊英博士術業專攻,旁徵博引,以詳實的數據,深入淺出地將藝術金融的前世今生呈現出來,與各界方家分享了該領域的最新動向和研究成果,使嘉賓們對此有了更為直觀的認知和感悟,體現出極高的專業素養,專題演說贏得蒞會者的一致好評!
澳門仁恆文化集團徐俊英主席進行專題演講
此外,浙江省美協原副秘書長殷祥雲等專家也就閔氏浙派書畫藝術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魅力等議題進行了論說,帶給來賓有益的啟示。論壇結束前,中國收藏家協會戴維佳副會長親自抽取了主辦單位為來賓準備的珍貴藝品,將「東方藝術巔峰之薈」首日活動的氛圍推向高潮!
次日上午,召開書畫藝術研討會,國際藝委會王竹主委主持座談,新浙派代表人物閔庚燦先生、澳門仁恆文化集團徐俊英博士等嘉賓出席會議,眾多專家到會並發言!其中,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藝委會李延聲主任率先講話。他指出,藝術來源於生活,繼承與創新是作品的永恆生命力,並充分肯定了為本次活動提供精品畫作的閔庚燦老師其藝其人。李主任回憶當年黃胄先生對閔庚燦作品的評論:有靈氣,具功底!延聲先生還談到繪畫有其自身的藝術語言,講求筆墨,才能達成氣韻生動的效果,創作出有內涵的經典藝術。他說在閔庚燦先生的藝術成長道路上,有幸得到陸儼少、周昌谷等多位名師的指導,且能將各家所長融會貫通,又非常用功,方有今日的成就。他還提及潘天壽當年將中國書畫定位為:人為藝術的高峰!這就是一種文化自信。李主任稱讚主辦單位選擇閔氏書畫作為本次研討觀摩的對象是極具眼光和魄力的,也祝賀是次具有時代意義的學術活動成功召開,祝願閔氏藝術更好地傳承發展下去並創造更多優秀作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藝委會李延聲主任
於研討會上講話
李主任講話後,著名書法家、西泠印社名譽理事權昌倫先生髮言時強調了文化交流和藝術傳播對於增進彼此了解的積極意義,相信活動有助於東方書畫價值的回歸和再認識,稱閔庚燦先生為文化使者,是區域間的藝術橋樑!他也談及書畫同源的本質,並感謝主辦單位提供各地不同流派藝術家在這樣一個高端平台進行相互溝通、切磋的難得機會,呼籲應持續舉辦類似的學術推廣活動!
啟功研究會顧問吳龍友先生髮言時談到了閔氏藝術對於浙派繪畫的革新,庚燦先生通過借鑒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發展積墨為積彩,表現力更趨多樣,畫面沉着,斑斕而有韻致。同時,渠認為藝術家要有情懷,更要有擔當和責任感。他讚許閔先生作畫不保守,為人亦然,毫無保留的薪傳畫技,使之發揚光大,尤為難能可貴!
中國收藏家協會資深理事、書畫複製專家李文遠先生重點介紹了書畫傳播與複製作品的相互關聯,他指出書畫精品的稀缺性和民眾對於藝術佳作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缺口,合理運用複製技術滿足人們對於藝術審美的渴望,是目前文化界、收藏界亟待探討的問題。現代複製技術的不斷提升,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原作真實狀態,而通過限量、授權等知識產權手段,又能強化複製作品的價值屬性,使之具有下真跡一等的身份,依託高水準複製品便於運送、傳播的優勢,推動文化交流事業更趨繁榮!
國博白玉大廳研討會現場專家學者們廣開言路
此外,著名畫家陳寧爾先生等專家也談了各自的觀點,大家通過本次研討會,各方暢所欲言,深入交換意見,一致認為應以書畫藝術為標桿,繼承並保護文化遺產,並堅持創新精神,使東方藝術走向世界。會議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豐碩成果!
當日下午,在論壇和研討會議題的基礎上,又舉辦了菁英對話會。閔庚燦先生講到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是相通的,他作畫時經常聆聽傳統樂曲,創作時和着旋律,用筆也隨同韻律而有節奏起伏,更易產生變化和靈感。閔公也回憶了周昌谷老師生前曾稱讚其勤奮、刻苦,時至今日,老師的教誨和期許,言猶在耳,他不敢懈怠,仍老驥伏櫪,耄耋寫生,筆耕不輟!閔老又說到藝術的創造力,例如其曾創作過一副雲山圖,留白處卻被墨點所污,憑藉多年的功力和經驗,他巧借瑕疵,幾經塗抹皴擦,將留白處的雲霧轉化為江水,而污跡則畫成了渡船,與原先畫面構圖相得益彰,改雲山圖而成峽江圖,變廢為寶,可謂妙手回春的佳話!閔老的生動講解,引起現場嘉賓會意的共鳴!
活動主賓於菁英對話會上互動交流
吳世勤先生以閔老為例,談到藝術家要有鄉土意識和感恩之心,閔公具有思鄉懷土的深厚情感,並把這種真情融入其作品中,因而其畫作富於親和力。懂得感恩,不忘本,具有真性情的藝術家,才有進取心,也就能創作出感染力強的佳作!吳先生以淵博的知識、獨到的見解及其對於藝術的深刻理解,與來賓們交流心得,受到普遍歡迎。
澳門仁恆文化集團的徐俊英博士提出了藝術品金融與市場化的趨勢,以及藝術基金等現代專業運作模式對於推動藝品價值的重要作用,並着重解讀了藝術金融的實效性、必要性乃至可操作性,從而闡釋了藝術創作必須與多元化的經濟手段相結合,始能行穩致遠,有序前行,最終產生延伸效益。博士的精彩分享成為對話會的一大亮點,使得活動更具國際視野和前瞻性,得到與會人士的激賞!
第三天的品鑒環節,來自國內外的嘉賓們於國博白玉大廳,怡情玄覽,與藝術家、專家直接互動,談論藝術人生,場面溫馨。活動舉辦期間,北京晴空萬里,從國博頂層俯瞰天安門廣場,故宮至前門風物,盡收眼底;憑欄遠眺,妙應寺白塔直至西山景色,一覽無遺;臨風觀雲,心舒氣暢,談藝說文,正當其時!
閉幕式上主辦方與合作夥伴
簽署籌設藝術基金會的戰略協議
「東方藝術巔峰之薈」閉幕式上,主辦單位國際藝委會於國博白玉廳現場向閔庚燦先生頒發了榮譽證書,表彰他多年來為促進東方藝文融合所付出的心力和傑出貢獻,並與杭州閔庚燦藝術館簽署籌備成立以『閔庚燦』命名的藝術基金會的戰略合作協議書,本次活動協辦機構澳門仁恆文化集團徐俊英主席、承辦單位北京尊古國際文化藝術公司法人代錶王培根教授與國內各界人士及來自美韓等國的貴賓們共同見證簽約儀式,也為活動劃下完滿句點!
今次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頂層白玉大廳成功舉辦的「東方藝術巔峰之薈」主題藝文活動,意在通過學術論壇、專題研討及對話、品鑒等多種交流形式,探討以東方藝術為主軸的繼承、創新、發展、保護、弘揚之策,傳播優秀人文資產,增強文化自信!
各界嘉賓代表於國博白玉廳活動現場合影留念
主辦單位中藏協國際藝術品交流委員會經由民政部和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共同核准成立,近年來力促中外藝術互動、互補、互鑒、互覺,多次於海內外主辦或參與大型專項藝文交流項目,已然成為業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社團組織,隨着此次大型交流活動的成功告竣,以文化自信為基,依託既有交流渠道,相信東方藝術的弘傳事業乃至中外文明的交往航程必將揚帆向遠,殊途同歸!
致力为您打造
更好的教育,更高的平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