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考古出土、民间捐赠、专家发现以及博物馆的征集。在早期,许多老一辈的专家凭借勤奋和毅力,在民间发掘了大量的国宝级文物,为国家馆藏增添了许多珍贵的宝贝。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来自民间的八大镇馆之宝。这些最初被误认为是赝品的文物,在老一辈专家的考证下,重新被认可并展示给世人。
战国晚期秦国兵符“杜虎符”我们先来讲述战国晚期的秦国兵符“杜虎符”,这件文物于年被杨东锋误认为赝品后带到陕西省博物馆,当时由于铜器表面锈迹严重,字迹难以辨认,三位专家均被鉴定为赝品。其中的一位陈姓专家出于同情,用身上的50元购买了这件文物。经过处理后,文物上的锈迹脱落,露出了40个错金悬针小篆铭文,最后证实它是战国时期调动兵士的“虎符”。这个发现引起了轰动,并掀起了以杜虎符为核心的学术研究热潮。如今,这件“杜虎符”成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武则天金简接下来是女皇武则天的金简,于年由农民屈西怀在登封县中岳嵩山采药时发现。这枚金简是武则天现存唯一的金简,黄金含量高达96%,重量达到22.5克。上面刻有双钩楷书铭文,主要表达了向天赎罪和祈求长生的意愿。作为孤品级的女皇文物,其价值不言而喻。如今,这枚金简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第三个文物是西魏独孤信的多面体煤精组印。这件文物于年被陕西省旬阳县的学生宋清在放学途中发现。外观看上去普通无奇,形状像一块“煤球”。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丢弃它,但宋清却觉得它有些不寻常。于是将其带到当地县博物馆,但工作人员并未发现其价值,将其误认为赝品并放入了仓库。直到年,陕西省博物馆的专家在清理仓库时重新发现了这件文物,并经过仔细研究后,确认其为西魏将领独孤信的煤精组印。这个发现引起了轰动,并成为了陕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鲁迅她妈捐赠的文物第四个文物是鲁迅她妈捐赠的文物。鲁迅的母亲曹丕于年捐赠了一批文物给上海博物馆。在当时,由于捐赠的人身份不明,这批文物一直被放在角落里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年,上海博物馆决定对这批文物进行整理和鉴定。经过专家的认证以及鲁迅家族的证实,这批文物被确认为鲁迅和其家人的家传文物。其中包括了鲁迅的手稿、家训、信件等珍贵的历史资料。
周瑜“走马章台”青铜印章第五个文物是周瑜的“走马章台”青铜印章。这件文物于年被福建泉州市榉洲民间收藏者李思恒拿到国博鉴定,鉴定师傅当时判断为假。然而,在年,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对这件文物进行了重新鉴定,证实其为真迹。这个印章上刻有“走马章台”四个字,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在世时所使用的。如今,这枚青铜印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唐代乐府诗集《琵琶行》残卷第六个文物是唐代乐府诗集《琵琶行》残卷。这份残卷于0年由国家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整理唐代古籍时发现,当时当时知识界公认的乐府诗集只有《长歌行》,其他全部失传。这份残卷被专家认定为乐府诗集《琵琶行》的一部分,填补了这一乐府诗集的空白。如今,这份残卷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并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