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深冬早晨,经过重重安检,我们走进了国博点缀着人物雕像的宽广大厅,彩色屏幕上滚动展示着近期新展。立在屏前默默挑选,赫然之间跃出一遍斑驳的绿色,绿色中央浮出一个白色不认识的象形字,屏左边黄色托底几个大字[河东之光]。
忍不住哑然失笑了,每次在博物馆遇见自己不认识的古代文字,都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谵语:“没文化,太可怕”。于是,毫不犹豫地选定就是它了,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
河东之光
若有若无的古琴声,慢慢流淌,满室暗红色中一团暖色的光静静照着墙上的白字。仔细阅读一遍才知道,漫不经心的选择,竟然是近期考古重大成就在国博的首次展览。
这个展览为什么被命名为[河东之光]呢?原来,黄河中游在山西西南境自北而东奔流转折,划出了古称“河东”的文明摇篮,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晚期高等级贵族墓地就位于这个举世闻名的文明摇篮之中。
这座年8月开始考古发掘、年即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晚商时期重要遗存,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等珍贵文物达数百件,其中5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器物组合和纹饰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与商文化演进过程的同一性,对于探究早期文明社会形成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河东之光]展览由“边陲礼乐”、“尚酒时风”、“兵戎重地”、“装饰驾乘”四个主体单元构成。
“边陲礼乐”不仅用成套系的青铜乐器展示酒务头墓地的礼乐文明发现,还详细介绍了商代墓葬制度。从出土青铜器中两种族氏铭文的差异性来看,此墓地应为“匿”族墓地。因而该墓地的发现与发掘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也填补了晋南地区晚商遗存的空白。
“尚酒时风”用出土的成套酒器展示酒务头墓地与酒文化相关的发现。受商王朝核心区的影响颇深。青铜礼器是商周奴隶主贵族明贵贱、辨等列的标志物,觚、爵等更成为商代贵族世袭罔替的历史见证。
“兵戎重地”用出土数量众多的青铜武器,展示当时的工具与武备情况。商灭夏之后,为了巩固政权,消除夏的残余势力给西北边疆带来的隐患,在晋南地带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等,作为拱卫王畿地区的一道防线。商人与诸方国既有联盟又有战争,时战时和,晋南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装饰驾乘”展示与古人生活和出行的文物。车马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之一,自古以来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生产、战争、政治、礼仪等诸多方面均有出现。
优秀的中华文明,在永恒的拉力中,层层递进,生生不息。曾经被国博常设的基本陈列[古代中国]殷墟“妇好墓”中造型各异的青铜器震撼,也曾经见识过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而这一次[河东之光]则让我们刷新了对青铜器艺术的认知,获取了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
由于布展人员匠心独具的空间与陈列设计,我们第一次透过斑驳的青铜器本尊,看到了各式各样商代青铜器纹饰的精美绝伦,不得不赞叹华夏先民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各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
有灵的青铜器
旧物有灵,不为时转,不以境迁,你不弃之,它定长情相伴,不负不离。这些埋藏于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不知道有朝一日会被陈列在博物馆里,与我们面面相觑。大抵展陈设计的人也知道我们不识得他们的标识。他们借助清晰的墨线图和铭文摹拓展示,将这些特殊的古文字符号在墙上一一展示,并辅以说明,图文对照后,让人幡然了悟青铜器纹饰与象形符号之美。
朋友们看看上图中这刻有“母子”二字的鼎,无论是夔凤纹、云雷纹,还是“母子”二字的铭文,都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朋友们再看看本次考古发现内壁铸有“子匿”铭文的“子匿圆鼎”。从墨线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鼎表面上饰满了兽面纹、雷纹,花纹细腻、各式纹路错综复杂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却给人一种流畅美观的感觉。
布展览人还通过各种青铜文物与说明告诉我们,晚商时期,青铜礼器内壁常铸简短铭文,称金文。内容为族徽、祭祀对象的“日名”、作器者之名、简单的事件记录等。铭文有单字和复合两种,商代比较短,周代较长。族徽即家族标志符号,用来表明作器者的族属。晚商时期的族徽由表示人体、动物、植物、器物的符号组成,具有较浓的象形意味。从展板上,我们也找到了展览标题上不认识的那个象形字,或许它也是彼时盛极一时的某族族徽吧!
徜徉在暗红色的展厅,除了暖暖灯光下的各种青铜文物,墙上贴满了青铜鼎盛时期的图案或象形文字。布展人还贴心地给各种青铜器文物的名字标注了拼音,方便我等不了解古文的观展人认字。
漫步展厅,各种形象生动的古代文字符号在眼前此起彼伏,默默然传递着先民们征战、出行、工艺、音乐等传统文化信息。任何时候,举眉抬眼都是一幅幅文物加图画的风景,让人沉浸在三千多年前,千里河山丰富多彩的青铜文明之光中。心中不免感叹,这些古物经历沧桑几千年,为什么而今仍然让人觉得怦然心动的美呢?
世事山河,起落不定,这些历经时光雕琢的青铜器,在寂然无声中承载了丰厚的艺术价值,记录了华夏厚重的文明与历史。人类在生命终止的时候,一切都会落下帷幕,回归自然,而物不历迁徙,年年岁岁,为之守候。或许,它们对于光阴的不负不离,更令人魂牵梦萦,刻骨难忘吧!
实用信息
最佳游览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门票:无(疫情期间需提前预约)
交通:地铁天安门东站下C口出
本文内容参考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