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朱科夫
年级专业:级逻辑学专业硕士
未来规划:读博,继续研究逻辑学、数学基础的相关问题
自我评价:刚入学海,初知水深,继续努力积累学习,争取超越自己
Q:师兄能否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有什么学习技巧可以分享给师弟师妹?
A:我的一个习惯就是比较喜欢跨专业选课、查文献、听讲座、参加学术活动。这对于扩展学术视野和打开自己的思路非常有帮助。对于本专业而言是棘手甚至无解的问题,可能在其它领域的研究中已经有了富有启发性的进展和成果。也有些情况是,本专业的学者们认为已经解答完备的问题,在其它领域给出的新成果面前可能面临严重的挑战。这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借鉴、刺激和互动是学术进步的一个根本动力来源。对于有志于做哲学研究的同学,有空参与跨学科的(比如文史类、甚至理工类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是富有裨益的。
Q:很多同学反映说专业书籍读起来比较费劲,那师兄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心得、小技巧之类的?
A:多看、多读,不要局限于一两本专业书;多问、多请教、多讨论,当然是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的请教和讨论。
Q:请问师兄在论文写作和发表方面有什么心得?
A:我参评奖学金的是一篇属于科哲的文章。科技领域无时无刻不产生着大量的前沿研究成果,我们并不清楚它们对于哲学家关心的根本问题究竟带来怎样的启示和冲击。这方面可以提供很多写作和论述的问题点和思考点。母语写作的流畅性也很重要,翻译腔太重似不可取,否则造成某些学者批评的“读汉语比读外语还佶屈聱牙”的情况,无助于学术交流。对于真正有价值的原创性思想,把它直接发表为英文论文也是值得一试的。
Q:师兄觉得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A:对于有志于学的同学,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尽快掌握基础、进入前沿领域,锻炼自己独立做学问的能力。当然我现在也还远非独立的学术研究者,但大家能越早地开始有意识培养自己越好。
对于现代逻辑专业,多学数学基础知识很重要。对于哲学其他方向我无法多说,但个人感觉学好(一、二、三……种)本学科必备的外语(读、写)是非常关键的。或者广义而言,数学也算是一种逻辑学专业学生要通晓的“语言”。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对本学科基本问题的思考和眼界,在不断积累、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质的飞跃的时候,他的收获感是非常强烈的。
Q:在学习之余,师兄有什么兴趣爱好?
A:主要是古典音乐,以及买各种闲书看。平时有空会逛一些博物馆和展览。博物馆的话,特别推荐国博。
编辑
新闻中心林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