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网上平台正式上线,平台的建设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对博物馆社教工作能起到什么作用?未来社教专委会将会着力于哪些工作?在线文博日前采访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黄琛,听他讲述了平台的建设过程。
人物介绍:黄琛,国家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研究馆员。第三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重点网站特约评论员。中组部丝路文化专家组成员。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美育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北京校外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公共教育、公共关系、公共服务。
在线文博
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平台的建设背景。
黄琛: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于年,是中国博物馆协会领导下的,专门从事博物馆教育理论研究和指导开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学术性专业委员会。
平台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促进文化、文物发展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根据政府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占人口总数的8%,也就是说中国目前大约有1亿未成年人。因此,中国博物馆提供公教服务的主体依然是广大未成年人。
为落实《博物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协助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解决好“博物馆游学”中“学”的问题。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拟通过运用“互联网+中华文明”的创新模式,推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家庭教育的融合。特别是要通过本项目,解决好博物馆面对大批量未成年人观众涌进博物馆时,教育专业人员短缺所导致的“教育供给侧短板”问题。
在线文博
请您介绍一下平台的建设经过和建设目的。
黄琛:社教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在促进中国博物馆教育理论进步、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委会在人才、经验、成果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树立正确的学术导向,专委会将通过自身信息化建设,努力向社会推介行业专家、学术成果和成功案例,推动中国博物馆社会教育领域的理论体系建设,探索并建立符合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年12月,社教专委会年会举办期间,提出结合“互联网+”概念,打造社教专委会新媒体平台。天津恒达文博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支持大会决议,并提供平台建设所需的资金及技术支持。从前期需求调研入手到后期平台搭建,经过六个月的时间,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业委员会官方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上线后,该公司将继续负责平台的维护及运营工作。
在线文博
社教专委会将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推动行业进步和博物馆社教工作的发展?
黄琛:社教专委会官方平台通过整合各博物馆公教资讯和国内外重要公教新闻资源,希望能打造博物馆公教领域统一的信息出口。如汇集行业社教活动资源,促进各类活动的宣传和增进行业各馆之间的了解,加大提升博物馆相关活动在互联网媒体上的推广力度;整合博物馆所提供的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需求,提供课件资源下载;提供各类社教活动作品的展示、点赞、评价、分享,以提升学生活动作品的再利用价值;介绍行业社教专家、观点和相关文章和著作,供行业学习交流。组建社教专家库,形成行业产业资源枢纽。利于提供不同需求方在文博行业内所需技术、学术资源的相关支持;建立完善的会员积分制度,鼓励会员通过多方渠道获取积分,同时积分所能换取的福利也将依据会员的切身需求制定,充分体现社教工作的互动性及延展性。
社教专委会官方平台是在整合行业社教资讯和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线上社教平台,平台具备了提供信息汇聚共享服务窗口到行业线上互动的新型传播服务平台的各种功能。平台不仅是博物馆行业内部的社教交流平台、也是博物馆社教资源与社会资源的重要交流平台。平台后续将扩展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中药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