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皮炎 http://m.39.net/pf/a_4342070.html
本期看点(二)
赏鉴源于喜好治印,继而又收藏古印,研究古印,所谓刻印、藏印、论印。
——孙家潭,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古玺印收藏家
收藏圈子里有句话:不怕买贵了,就怕买假了。如何鉴赏古印,收藏到真的古印,至关重要。11月刊的鉴赏,古玺印收藏家孙家潭将教您如何鉴赏古印,收藏古印。
人生至少该有一种追求,为了它而忘却自己,不求结果,只求在美好的年华里遇到你。收藏,让你永远是小学生。
自东汉以后,佛教在中国的广袤国土上慢慢流传。沙漠深处,绿洲如星晨般散落的敦煌,曾是中国佛教传播的起点与中心。僧侣们携带着经卷和佛像,自印度、中亚辗转来到中国的西北边陲,在敦煌,印度人、中亚人与汉人在之后的七个世纪中慢慢融合交汇。与道教不同,佛教的悲悯之心和对来世的美好承诺让在汉朝权力真空中苦度岁月的大众找到了心灵归宿。
佛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几经起落,留下了无数珍宝和传奇。这些国之珍宝是如何见证佛教的流传的?
文物收藏,以经济及文化之发达为条件。清代以前的广东,尽管也有鉴藏家收藏文物,但人数不多,且藏品数量不成体系。近日从澳洲回流的一套《听颿楼书画记》引起笔者极大的兴趣。该书画记是如何见证那一段晚清文物流转时光?精彩尽在11月刊。
圆桌——当代雕刻与装置:让未来成为传统的可能中国当代雕塑和装置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既生机勃勃又乱象横生,其中不乏优秀出众的艺术家和作品,在思想观念和语言建构上都有所创造和突破,但另一方面,大量粗制滥造的户外雕塑与所谓装置又大行其道。在被市场认可的层面,当代雕塑与装置也似乎远不可与当代油画等相提并论。
本期圆桌邀请了艺术家和相关机构,从实践和观察判断等各层面聚焦并审视中国当代雕塑和装置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