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逛博物馆,会经常发现这些博物馆的所在场地,自身也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尤其是一些保存状况完好的坛庙类建筑,结合自身的建筑特色和曾经的功能,加入精心的布展,成为一个展览内容丰富、建筑本身也值得一逛的博物馆!简直是古建筑爱好者和博物馆爱好者的双重福音。5月18日的博物馆日就要来啦,我们先来一起盘点一下,京城里这些藏在坛庙建筑里的好逛博物馆。文/图王大冬
1
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
东岳庙是北京鼎鼎有名的道教建筑,因为这里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同时配合祭祀相关的众神体系,所以有人说东岳庙是“三千神仙的集体宿舍”!
这个比喻可一点都不夸张,东岳庙位于朝阳门外,以前是通州粮食运送到京城的必经之地,非常热闹。而且,东岳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正一派道观,全盛时期可谓是名震一方。
我们现在看到的朝外大街上的黄绿彩琉璃牌坊,还不是东岳庙的边界。据说,原来东岳庙的山门位于米之外的通惠河边儿上,每天需要骑着马去关闭山门!
为什么说东岳庙是里有“三千神仙集体狂欢”,那是因为在道教系统中,本身就有非常繁杂丰富的神仙体系,东岳庙也在除了泰山神东岳大帝之外,还供奉了碧霞元君娘娘、玉皇大帝,还有建筑行业的祖师爷鲁班、梨园行当的祖师爷喜神、骡马贩子的祖师爷马王爷,当然阎王爷和阎罗殿里的牛头马面也在东岳庙有一席之地……总共有尊之多,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透亮碑儿
机灵鬼儿
来东岳庙有一种玩法,就是要找到老北京一句俗语中提到的几个地方。“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这句俗语其实指的是《重建东岳庙金灯碑记石碑》(碑两边各刻有一个提着灯笼的小道童),顺治七年的一块“透龙碑”(因为蟠龙造型镂空,两边可以互相看见),以及岱宗宝殿西侧走廊上的有闪光小金点儿的方石(因为含铜)。一边念着俗语,一边就把东岳庙玩一圈。
书法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是院内的碑林,尤其是赵孟頫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也俗称《张公碑》或者《道教碑》,这是赵孟頫在晚年的时候写给东岳庙的开山祖师张留孙的,他们俩是好朋友,张留孙离世之后,赵孟頫悲痛不已,写下了《张公碑》来记述他一生的事迹,写完之后几个月,赵孟頫也去世了。不用去故宫排长队,只要来东岳庙,就能静静欣赏赵孟頫飘逸的书法,简直值回票价。
现在东岳庙开放成为北京民俗博物馆,除了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里会举办多彩的节庆活动,平时也有老北京的民宿风物展。这些展览的角度,都是从细微处切入,比如生肖、玩具、香文化等等,串起来整个民俗历史来布展,看这样的展览又亲切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