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公众服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912年,当时称为“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筹建并直接管理的国立博物馆。博物馆的馆址从最初的国子监、故宫的端门到今天的天安门广场。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过改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收藏文物120万件,已经成为集文物征集、收藏、考古、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中国文化艺术的最高殿堂。百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引领作用,为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风光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这个主题反映出,21世纪的博物馆正处于重大转型的十字路口。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藏品资源,加强研究、扩充展陈、完善服务,提高向公众传播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的能力,已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围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公众服务,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 2006年,我们把“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办馆方针。“四个立馆”涵盖的优秀的人才、丰富的藏品、高水平的业务和高水准的学术研究,是四根巨柱,支撑着国家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2. 2007年起,我们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工程。国博新馆的建筑面积从6.5万平方米扩展到近2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有48个展厅,功能完善、分区合理,有效提高了国家博物馆文化传播和公众服务的硬件设施水平。

3. 藏品是陈列、展览和学术研究的根源,是文化传播和公众服务的基础。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实现了将国家文物局所有的40万件文物划拨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本馆的藏品由此数量大大增加,品类也更加丰富,为陈展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展览是博物馆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教育职能的服务窗口。将馆藏资源及时转化为展览资源,充分反映博物馆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新馆开馆以来,国博的“复兴之路”和“古代中国”两个基本陈列与馆藏青铜器、佛造像、书画、玉器、钱币、瓷器以及非洲雕刻等专题陈列,集中反映了本馆在藏品研究方面的多年成果,丰富了本馆文化传播和公众服务的内容。特别是德国的“启蒙的艺术”、英国的“瓷之韵”、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等国际交流展,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

5. 新国博开馆以来,面对观众每天2-3万的数量,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系列公众服务项目,其中包括:快捷方便的门票预订服务;存包、安检和信息查询服务;专职讲解、志愿讲解、语言和手机导览服务;青少年娱乐体验活动服务;咖啡、茶座和自助餐饮等休闲服务;工艺品、纪念品和出版物等文创产品销售服务。这些服务项目,提高了本馆公众服务的能力,有效满足了不同类型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6. 学术期刊是国家博物馆学术积累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为了适应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2011年,本馆原有的《中国历史文物》和《近代中国与文物》正式合并改刊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月刊)。改刊后的《馆刊》,坚持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定位,反映历史、文物、艺术、博物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国家博物馆《馆刊》有效扩大了学术交流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效果。

7. 2011年4月,本馆设立了“国博讲堂”学术交流平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国博讲堂”以“历史与艺术并重”为宗旨,分为历史、艺术和文物考古三大系列,开讲以来,先后组织了《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中国和意大利装饰设计的历史与发展》、《从汉代看罗马》、《启蒙之对话》等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数十位中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来到“国博讲堂”,讲座内容精彩纷呈,听众踊跃近万人。“国博讲堂”有效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与交流,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学术研究成果向社会的普及。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文化教育国民的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中国约有1800多座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实行了免费开放,每年平均有4亿观众走进博物馆,全国博物馆的年观众量增长了50%。国家博物馆新馆2011年3月开放以来,观众数量已达600多万。这些数据反映出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近。

面对变革的世界,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对社会和公众日益增多的文化需求,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坚持优良传统、发挥优势、扩展视野,向世界学习,谱写中国国家博物馆未来事业发展新的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jbjj/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