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推荐1月份值得去看的艺术展览推荐

罗丹:那些关于残缺的启示

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

3月22日国家博物馆

关于那句“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想必已经出现在无数指导创作的领域中,并且指引着迷茫中的人步步明晰地走上属于自己的正道。而说这句话的人,正是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对于我们来说,认识罗丹最早应该追溯到小学课本中那篇《罗丹的启示》。课文中,罗丹带朋友茨威格参观工作室,停留在一处雕塑前开始不断修改,完全忘记了朋友的存在,而正是这种痴迷指引了他一生的轨迹。

此次在国博进行的罗丹雕塑回顾展是中法建交50年系列展览中又一重要的环节,件来自罗丹博物馆的藏品将通过“最初的岁月”、“雕塑家的诞生”、“渐臻成熟”以及“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四个单元展出,而随着这个层级的递进,罗丹的艺术人生也将在观者眼前铺展。这是继年其作品《思想者》来京后,时隔21年的再一次全景式展现。

关于罗丹的作品,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思想者》、《青铜时代》、《巴尔扎克》以及《地狱之门》。他的雕塑作品延续了古典主义雕塑中的写实风格,并且具有充分的力量感和时代气息。那些深邃的、细腻的、鲜活的情感,随着他的刀刻展现在形态的塑造中,展现在纹理的走向中,也展现在断舍离的果决中。

在“最初的岁月”单元中,你将看到大师在《青铜时代》之前的生活轨迹,了解他从绘画学校毕业后不断为雕塑家和建筑师工作的过程中,风格形成的轨迹,而那张广受好评的青铜面具《塌鼻子的男人》便在其中;在“雕塑家的诞生”单元中,你将看到-年对于罗丹来说至关重要的10年,这个十年是他在《青铜时代》收获赞美之后不断被激励的十年,《“加莱义民”纪念像》和《地狱之门》便出自这时期;后来,随着交际圈的扩大和影响力的提升,他开始大量进行人物塑像,在材料方面灵活运用着青铜、石膏、玻璃粉与大理石,脱离人们对塑性的常识性认知,不断通过细节传递出更深的寓意。这便是“渐臻成熟”单元所要展现的,其中雨果、巴尔扎克、断臂的缪斯女神都囊括其中。而在“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中,你将更直观地看到他对于技法的实验,在那些对于头、双手、双臂、双脚被肢解的放大中,反而蕴含着他最深刻的实验,他不仅在寻找肌肉线条的表现方式,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力量传达的话语体系。于是便有了那尊孕育着深刻与永恒的《思想者》。文/毛楚潇摄影/于振明

四个武汉青年和他们周围的世界

整个展览包含了四位艺术家的三个独立展览项目,主题和风格各不相同。

“李郁刘波:慢门

刘窗:爱情故事

王思顺:第一次黎明”

1月17日泰康空间

相对于大多数主题明确的联展或艺术家的个展来说,这次泰康空间的展览显得有点特别。整个展览包含了四位艺术家的三个独立展览项目,主题和风格各不相同,内里却有着某种微妙联系。参展的四位艺术家都出生在年代末,与武汉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或出生于武汉,或在武汉接受艺术教育,甚至定居工作在武汉,因此他们的作品中也隐约带着某种地域性的特质。

李郁、刘波的作品显然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它们的作品灵感最初来源于武汉当地报纸上的豆腐块新闻,两位艺术家通过多年合作,由摄影实践转而发展到用录像表达,甚至以装置的方式再现新闻中描述的种种日常与荒诞。这次的“慢门”项目展示的是他们最新拍摄的六部黑白的,短到极致的一秒钟影像。这些影像也是在探讨现实与影像之间,以及录像与摄影这两个媒介之间双重交错之际的瞬间,当“瞬间”成为距离,现实与艺术、媒介与表达的诠释空间随即扩张。

刘窗的“爱情故事”则是一个混合了视、听觉的综合装置。艺术家从广东东莞收集了出版于上世纪末的数千本言情小说口袋书,他从这些小书的传阅者留在书本中的涂鸦里发现了寄居其中的另一种文学。这些看起来似乎更“底层”的文学,在这些书本的持续传阅过程中隐秘生长,并形成了自身的语言魅力。在视觉化地呈现这些小说和寄居文学的同时,由噪音、小号、人声混合而成的声音被融入到展览现场,从而试图从听觉上唤起观众进入感受作品的心理通道。

在项目“第一次黎明”中,王思顺采用了泥这种单一的物质性材料。从一个玻璃杯中泥与水的分离,到一立方的泥从数米高的空中跌落,而距离与力量、时间与空间,这些艺术家创作中一贯的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医院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gcjp/4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