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安徽你已不再磨墨写字千年的徽墨会不会

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一体,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今安徽省黄山市)而得名。徽墨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图为胡开文墨厂的产品。

徽墨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晚于唐末,并在宋代得以繁荣。徽墨造型美观,质量上乘,曾在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解放后,新中国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徽墨传统工艺得以改进和创新。

可现在的大多数人无论书法、绘画,都用买的现成墨汁,很少磨墨,千年的徽墨还有销量吗?面对这样的境况,传统的制墨方法又会不会失传?念东随影摄影师带着这些疑问,寻访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胡开文墨厂。胡开文墨厂隐匿在一片居民区中,“胡开文”这块金字招牌始于乾隆年间,历史足足演绎了两百多年。

好墨忠于古法,小小的一块徽墨却大有讲究。徽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还需要添加一些中药材。好墨的贵重,在于功夫和心血。一块徽墨得经过炼烟、和料、杵捣、制墨、压模、晾墨、锉边、洗水、描金等工序精制而成。图中师傅将在铁锅里保温的墨料取出。

古法制墨的痕迹历历可见,所有的工序都有它应有的时间。只有经过时间,徽墨才能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还能防虫蛀蚀。杵捣后的原料,放在墨墩上用六磅锤翻打。翻打有规定的次数和需要的力量,足够的翻打才能保证质量。在我们寻访期间,发现墨厂的师傅们都不爱说话,专注于手中的工艺。

翻打后的墨馃,按墨模式样称准重量分成小馃。

再在恒温板上使劲搓成墨丸、墨条。

再将墨条压制进模具中。所有的压制,全靠自己身体的力量。胡开文墨厂有些旧模具自明清留存至今,放模具的房间还需要保持开窗通风,用心思打理,避免在梅雨季节潮湿长霉。

南方湿气重,一块墨走完了点烟、和料、压磨这三大步骤,初胚形成,可接下来还有漫长的晾干时间。将近半年的室内自然晾干,须工人师傅时常翻动。一两的墨锭晾干时间为6个月,二两的墨锭则需要8个月。密密千根墨条在屋里木架上等待时间流逝。

晾干的墨条还需要锉磨修边,让一条条墨块光滑起来。。

经过以上所有的工序后,才能在给徽墨上的花纹、文字描金。追随古法,恪守传统的配料和工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代,人们大都不再磨墨,徽墨的销量不能再像多年前可以依赖日常的使用。在制墨行业中,能够有诚心,有沉心,愿意日复一日泡在千年老手艺里,与墨香、木材以及石纹平静周旋的人越来越缺乏,尤其年轻人。可喜的是,在寻访过程中,念东随影摄影师发现,胡开文墨厂的师傅们年龄都不算太大。

徽墨虽然已脱离日常使用,但用心的书画家依然在选用它。它还是精致的工艺礼品受到藏家的欢迎,甚至远销海外。但是,由于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乏人,徽墨生产前景堪忧,相关的制作技艺也有失传的危险,急需保护与抢救。胡开文墨厂已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尽管资源和人才问题困扰这个传统行当,但墨厂人却依然乐观、清醒,相信自己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gcjp/12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