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庄严东京国博里的唐代佛教造像

过去总有朋友问我:为何住要在上野?其实理由倒是很简单,早晨可以绕着不忍池走走、下午可以去东京国博看看......????

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第一展厅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展示着15件“宝庆寺塔石刻造像”。这些造像全部来自中国陕西省西安宝庆寺。

清代光绪年间,三十多件古代佛教石刻造像被搬迁到宝庆寺,并镶嵌在宝庆寺塔的塔身上。彼时,东瀛美学重要人物“冈仓天心”带着助手骑着驴子在洛阳、西安、成都考察古代美术遗迹。冈仓到西安后发现了宝庆寺塔上的石刻造像属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很兴奋地让在地的助手“早崎梗吉”以捐资给寺院的方式买下这批造像,于是在风雨飘摇的清末,宝庆寺塔上镶嵌的石刻造像开始了飘零之路......

总共有25件石刻造像流散到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在日本,而东京国博东洋馆就藏有15件。

唐全盛时,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相容并蓄,展现大唐王朝的非凡气度与格局、视野,社会充满生机、朝气,建寺造像兴盛、繁荣,佛教艺术朝向自信、成熟的风格发展,使得佛教信仰更为广泛、普及。

唐朝造像饱满、磅礴大气、丰腴优美,为此时期重要特征。佛像面相丰腴,体态雄浑,袈裟下摆衣褶悬垂于台座前,台座多为束腰式,具理想化的写实表现。菩萨像脸庞圆润,上身袒露,下着罗裙,腰部束带,衣薄透体,身体呈S型,即头、腰、臀,犹如“一波三折”,极富人性化的动感表现。力士像夸张刻划肌肉结构,健壮有力的造型,为勇猛威武、孔武有力的性格化表现。

今日闲暇,我把东京国博长期陈列的这组宝庆寺佛像的细节图资料整理一些与小店“蒹葭堂”茶友分享,感恩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厚爱,这里是蒹葭堂,我在东京为大家讲述茶道的故事......??。小店商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gcjp/10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