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m.39.net/pf/a_7235809.html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思考作者
苗宾摘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新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基本思路。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文化形态多样,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面向未来,博物馆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伴随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必须将文化公共服务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构建旅游与博物馆文化保护、开发、传承之间的良性互动,创新博物馆发展模式,提升旅游品质。经过对博物馆与博物馆旅游、国内外博物馆旅游及国内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的梳理研究,阐释国内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机遇,兼并思考未来博物馆旅游发展路径。一、前言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又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40年以来,各领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文博工作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文博事业发展指明方向[1]。一直以来,博物馆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留存历史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经济持续保持高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上涨,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发展,博物馆游、科技游等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已成为推进全国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2]。面向未来,伴随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必须将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构建旅游与博物馆文化保护、开发、传承之间的良性互动,创新博物馆发展模式,提升旅游品质。再者,博物馆旅游在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成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一部分的同时,自身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二、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一)博物馆与博物馆旅游的关系年,习近平在给于深圳召开的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具有独特精神标识的博物馆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博物馆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3]”博物馆是一个机构,一个场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对当代的人们有天然的吸引力,可以帮助观众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又可以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社会教育服务。而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21世纪最具朝气与活力的产业之一。伴随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成立以及文化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文化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定制旅游等旅游形态逐渐兴盛。博物馆游是文化旅游的关键一环,在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构建文旅产业融合互通、促进文旅消费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旅游是文化传播最直接的方式和介质,博物馆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客知识层次、旅游行为和经济能力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于景区建设、博物馆发展也提出了不同以往的需求。从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旅游是以博物馆场所和博物馆内容为依托和载体,以文化为核心吸引物,将文化活动和游览观光有机结合,把一般的旅游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体验。博物馆未来发展需以大众旅游需求为导向,树立“博物馆+旅游”发展理念,既要围绕展览和特色教育项目等核心文化资源,建设适应发展的博物馆旅游营销体系,又要优化布局,不断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发挥博物馆文化中枢和旅游平台的作用。(二)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简述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初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后的50年间,博物馆学研究与旅游研究结合得更加紧密。80年代开始,国际博物馆对于遗产保护、文化发展和环境变化有了新的认知,博物馆旅游开始对博物馆公众有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