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和我一起走进国博w~
拿好票,咱进馆参观啦~
近期的一些展览
我最喜欢的一个展览之一
是一个长期展览,有关非洲的雕刻。
一件件雕刻艺术品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展台上
安静地等待着你的驻足
它们造型各异,早已突破了常规的人物比例,夸张的表情或笑,或生气,或沉默,或尖叫……
恰到好处的变形和强有力的节奏,透露出原始质朴的生命和自然之美。
当放下考前学的一些套路,你会看到艺术无穷的可能性,艺术的标准不再唯一是像或不像,艺术成为自带感情的生命。
有心会发现,非洲的木刻多是方方正正的块面,横平竖直,从局部看,显得随意简单但整体一看,惊叹于这朴拙背后活泼鲜活的内在生命。
当时一看到就喜欢上了这些细长的小人儿
他们在建筑构件与生活用品上的装饰也与众不同,他们热爱在门板,窗板,家具上做丰富的装饰,这些装饰多是富有宗教寓意的人物,动物,纹饰。
对比徽州木雕,题材多是人物,山水,花卉,鸟兽,虫鱼及吉祥图案。从雕刻的视角感悟一个民族的内在气质,一个奔放热情,一个含蓄内敛。
向“无名”而伟大的艺术家们致敬。
我觉得很有收获的一个展
虽和这些石刻互相沉默,但灵魂已有了我们的对话。
这些石刻们很有意思,眉目传情,欲动欲语,仿佛想告诉你些什么。旁边的注解还能了解很多宋代的习俗和宋人的服饰。
看到有意思的就忍不住想画下来。
包里只随身带着一支钢笔和一本日记本,索性做起了笔记。始终觉得,线条也是有语言的。当我看到她们下笔的那一刻,我留下了最直观的感受,我们已有了对话。
在这个展,走过历朝历代的古代瓷器
感慨古代工匠们的鬼斧神工。
从来都抗拒不了青花瓷的美
这好似已成为炎黄子孙与身俱来的品味
宋代的鱼纹梅瓶
娓娓道来着流传千年的故事
清代乾隆时期
想起《国家宝藏》第一期故宫博物院有“瓷母”之称的国宝——各种釉彩大瓶,也是乾隆时期烧制。看来,乾隆帝对于瓷器的审美品位真的是别树一帜。
陆光正的木雕展
长卷的《中国梦》
每个神态每个细节都很到位,不愧为一代工匠,匠心独具。
接下来是几个又红又专的展
在这能看在很多地方都见过的那幅《开国大典》。
在这能看到各个国家送给中国各色各样能代表他们本民族特色的礼品。
这里是一些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里有关十月革命的海报,油画等等的展示,你可以比书本那些粗略的介绍更深层次更多方位地了解这场革命。
愤慨于近代史中使国内文物向海外流失的老奸巨猾的古董商,也痛心于天龙山石窟被日本奸商盗割的灾难……
好在,祖国的强大,一件一件或多或少的回家。
但无论再怎么弥补,那些文物所遭受的创伤和痛无法治愈,我们应铭记。
国博太大,半天呆在里面时间又太快
走走停停,直到响起清馆的广播
篇幅有限,更多的精彩走进它去领略吧~
一天半天想全部看完是不太可能的
建议有侧重地看或是分几波观展。
离开的时候,觉得夕阳照在落地窗上
格外好看
反正我,是肯定还会来刷展的
毕竟,地下一层中国古代的精彩专题展览还没来得及看呢
国博
感谢一天的陪伴,后会有期啦~
小小贴士:带上身份证即可免费参观,开馆时间9:00-17:00,每周一和节假日闭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