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伟,来源:海尔(ID:Haier_),经授权发布
35岁时,他接了个烫手芋头。
在年他被调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之前,一年时间里,这里先后有三位厂长主动申请调职。原因分别是:工厂生产的电冰箱质量不好、冰箱卖不出去、认为工厂没有发展前途。
去到这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工厂时正值那年的12月。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刮进车间,仔细一瞅,大部分窗户都没玻璃了,工人把木头窗卸了烤火,正围着火堆烤红薯呢。
位于重庆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原貌
一上来,迎接他的就是53张员工请调报告(吓死宝宝了)。工人们8点来工厂溜一圈,10点的时候,随便在大院里扔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更糟糕的是财政问题。当时冰箱厂亏空了万。换在北京,如果一天看三场故事片电影(0.3元/场),够看年了。他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工人开工资,还是到农村大队借的钱。
就像当时风靡一时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里写的那样:“时间和数字是冷酷无情的,象两条鞭子,悬在我们的背上。”
《乔厂长上任记》连环画
他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生产劳动了一段时间,发现工厂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员工们也很少按规矩办事。
对此,他颁布了13条“军规”,连“不准在车间里大小便”也包含在内。
注意看第10条……
他上任后想起,在德国考察时当地一家冰箱公司利勃海尔(Liebherr)有意向中国输出制造技术和设备合同。就向青岛市和北京的轻工部再三要求,最终被允许引进利勃海尔的技术。
年的一天,他的朋友要买一台电冰箱,发现正在销售的电冰箱几乎都有毛病,最后只能勉强拉走一台。与此同时,他还收到了一封反映冰箱质量问题的用户来信。
他立即带领管理人员去仓库检查,发现仓库里同一批次的多台电冰箱里,竟然有76台不合格。
他立即召集全体员工到仓库现场开会,问大家对质量不合格的电冰箱该怎么处理?员工们心想,这些电冰箱并不影响使用,干脆作为福利便宜一点卖给厂里的职工算了。
他看重的是质量意识,他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台、0台这样的不合格冰箱。”
随即他宣布,把这些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然后抡起锤子亲手砸毁了第一台。没想到他接着又说,这些质量不合格的电冰箱是谁生产的,就由谁来砸。
年的中国各种商品严重供不应求,市场上流行着“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的说法。在场的老员工一边砸电冰箱,一边心疼的掉眼泪。
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多元,一锤子就相当于自己两年的工资,谁都心疼。
不过他肯定没想到的是,24年后,他手中的铁锤,会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国家文物。编号:国博收藏号。
年,海尔再次获得国家质量管理金奖。
砸掉轻视产品质量的思想后,员工们都长了记性。年,海尔第一次向德国出口冰箱,德国海关和商品检验局都亮起红灯,0台海尔冰箱硬是进不了德国。
没办法,海尔请检验官把德国冰箱和海尔冰箱都揭去商标,放在一起检验。结果海尔获得的优秀反倒多过“师傅”利勃海尔的。年,海尔出口德国2万台冰箱,标志着海尔正式进入欧洲家电市场。
当时青岛还有一家和海尔同时起跑的企业——红星电器,但在年的时候,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整体规划给海尔。看起来还不错,如果不考虑红星一个亿的债务。
在他看来,红星厂属于“休克鱼”,鱼的机体没有腐烂——企业硬件很好,但处于休克状态——管理思想有问题。他到红星和中层干部们推心置腹,讲管理理念和经营心得,还让领导班子长期“驻扎”,红星电器被盘活了。
后来这个案例被写进了哈佛大学教材,哈佛商学院的林佩恩教授对“吃休克鱼”这个比喻喜欢的不得了,拍板说案例就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命名了。
年,他应邀到哈佛大学讲述“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笑得好开心呐。
这时候海尔已经走入国际化战略阶段,打算在美国建立工业园。一个记者看到张瑞敏在美国投资千万建冰箱厂的新闻,扔下碗筷写了《提醒张瑞敏》一文。
文章大意是:虽然……但中国还没有任何企业在美国办工厂成功,你凭什么能成功?
这的确是个善意的提醒。当时美国的劳动力是每小时10美金,海尔为什么要去美国呢?他笑着回答:“去美国建厂成本高,但如果不建厂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更高。”
美国也有一条“海尔路”
不过正是这种知难而进的创新战略,让海尔在美国的年销售额3年增长了8倍。
质疑声在年达到高峰,一家国内媒体刊登了《海尔:雾中行走》的万字长文——大家看不懂海尔的路子了。
他不做更多回应,埋头做事。
这时候,海尔开始进行一场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完成了对组织架构、员工的“再造”,年海尔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
年,他放弃了对日式管理模式的学习,正式推出创新的组织模式:“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但外界对海尔的了解,永远赶不上海尔的变化速度。年,他让企业达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当时正是金融危机,客户急的直跳脚:“你们这样是违约的!”
他的做法是——顶住压力,“卖不出去就停下来”。但海尔因此降低了库存周转数,避免了损失。
这就是我们家大海尔
年,海尔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是中国家电企业中首个突破亿大关的公司。但他却要继续变革,要把辛辛苦苦建造的“航空母舰”拆散,鼓励员工在平台上创业,他要把海尔变成联合舰队,把大企业做小。
他让每个人的管理半径不超过8个人,提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你问他:“海尔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他回答说应该是一片森林,生生不息。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他在伦敦再获殊荣,被评选为“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同时还获得“最佳理念实践奖”,是第一个同时获得两项大奖的中国企业家。创业30多年来,他不仅“制造”了一家卓越的中国企业,他的管理思想还正在让这家公司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并持续影响世界。
他,是一位海尔的创业者。他,更是海尔这支舰队的组织设计师。
他叫张瑞敏。
老板们最爱看的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