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博秦汉展的主题学习

围绕国博秦汉展的主题学习

预告(两周前)

向孩子们推出秦汉展,介绍背景知识,浏览重要展品照片。

任务:请孩子们阅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秦汉部分。

二.预热

1.第一次读书会

全球历史开启,秦汉在世界历史中所在的阶段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秦汉部分—选章节,大声朗读,讨论。

你愿意住在那个朝代,文帝景帝,还是汉武帝,为什么?…….

2.第二次读书会

引入:匈奴

全球通史部分,匈奴的地域分布,崛起,背后的原因,当时的影响。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匈奴一章。

祁连山,阴山,阿尔泰山,燕山一线,让孩子们在西汉疆域图上标注出山脉,这条线,同时比较中国地图册,让孩子们找,这条分界线在气温,降水的重要性。

讨论,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匈奴和汉族和平共处?

标重要关卡,玉门关,阳关,阴山等,串之前的边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带孩子们在地图上标张骞路线,和现在的地图做比较,之后的丝绸之路路线做比较

汉朝三次重要的匈奴之战路线(备了课,时间不够没有带)

调研作业—汉代的衣食住行,娱乐和学习,孩子们认领其中一项,分头去做搜索,准备观展之后向大家介绍,KWL表格,笔记卡。

收尾,回到秦汉展,浏览重要展品,听重要展品介绍,熟悉学习单。

三.家里工作:

铭完成汉代的服饰,饮食。

历史故事—希利尔讲世界史--希腊罗马部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秦汉部分,讨论

听展品介绍,熟悉展品。

四,观展

完成学习单,延伸讨论。

五,读书会,收尾

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搜索结果,衣食住行,娱乐,学习,当场搜索,补充。

再现汉代贵族宴乐场景,更新KWL表格,我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什么,我学到了什么。

家具,饮食,食具,食材,饮酒,烹饪方法,舞蹈,娱乐,礼仪。

穿越回汉朝,当个老百姓可够苦的,一天两顿,吃碗黄米饭,就点咸菜和菜汤……

总结:

1.汉代历史这段历史最熟悉的,楚汉相争,秦始皇统一,汉匈之战,也有很多讨论,主脉络都触及过,这次重点在偏枝,什么是理想家?王莽是不是理想家,用一个坏的手段达到好的目的,可以吗?什么是萧规韩随,不作为是对的吗?为什么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汉武帝的时候可以励精图治?作为老百姓,你愿意生活在哪个年代,为什么?

2.预热和观展

预热:

文字材料:

和上次大英展比较,大英的预热时间长,大概有一个月,发掘得深,材料好。最重要的是,大英博物馆件文物这本书,非常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的脉络,启发思考,在熟悉展品的过程中,有不少问题涌现。

这次秦汉展,我下载了“耳朵里的博物馆”的工具包,要非常感谢这个公共号,很专业,很多资料。用的资料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耳朵里的博物馆也有文物介绍,但是偏简单,起到熟悉展品的作用,也有不少问题涌现,但是因为时间和材料限制,问题的深度不及大英展。

2.纪录片

“耳朵里的博物馆”推荐的几部纪录片,我也都浏览过,特别适合课程的不多。从讲一个好故事的角度来说,“复活的军团”“我从汉朝来”这两部好,但是不够浓缩,作为延伸的材料合适。还有蒋勋讲中国美术史,汉代部分。

3.观展

虽然预热不是很满意,但是和大英博物馆比,观展效果相对要好得多。大英展太热门了,我们特意一大早去,8点半就到天安门广场了,基本是第一拨进入会场的,那时候人还不多,我们看完第一遍,想回头再看一些展品的时候,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秦汉展就好得多,人一直不算多,有些展品围观的人多一些,等几分钟,也能看上,比大英展宽裕多了。

另外,和展品的互动也比大英展好,大部分展品都提前熟悉过,绝对有必要,孩子们有重逢的惊喜,也有意外,“原来这个琉璃碗这么小啊!”自己文化的东西,孩子们的反应活跃得多。比较胡马和汉马的区别,在长剑面前,我们就讨论了半天,连说带比划,这把剑真长啊,怪不得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拔剑拔不出来呢。小亿看到短剑,就问“妈妈这是鱼肠剑吗?”

4.任务单

这次观展,我们第一次用任务单,事实证明,这个任务单,还是蛮有作用的。这个任务单设计得也很不错,正好配合四个大板块,图文并茂的,也很精美。我提前打印出来看过,想了想,在预热阶段就让孩子们熟悉题目,填写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带着问题去看展,这样效果更好。果然是这样的,观展的时候,我正和几个孩子看“摇钱树”呢,铭铭过来和我说,“妈妈长信宫灯我找了半天,找不到“长信”两个字。”然后我们一起过去看,找了半天,在灯不同地方找到“阳信家”就是找不到“长信”,再看介绍,这盏灯,原来是在“阳信”家的,后来才转到长信宫。铭看得很认真,借了我的手机,照喜欢的文物。

5.爱学习的孩子的互相促进

铭的同学,WUY和YY没有参加我们的读书会,一起跟着桂香老师学画画,这次秦汉展也一起来,我提前把任务单打印给他们。WUY是个特别认真的孩子,一进展,就拿着任务单到处找,有趣。铭其实也在找答案,但是她是在心里默找,打算出了展厅之后再完成。

看得差不多,一拨孩子和QQ妈一起出去休息,我自己还想再看一会儿,铭想了想,也跟着在里面再呆一会儿,WUY也在,还是一股子劲,最后的丝绸之路板块的介绍,他看得很认真,大声朗读,铭站在旁边,也跟着读出声来,我在旁边看着暗喜。“长安和丝绸,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我们的什么东西到罗马,西方又有什么东西到我们这边来?”

我们几个人,一起又把一部分展品细细回味一遍,有一盏灯,下面是一匹鹿,嘴上托着灯盘,灵芝的形状,真美,我们一起赞叹,这是那天最享受的时分。WUY妈妈也一直很认真看,提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我心里就想,“真的是这样,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出了展厅,前一拨的孩子们已经吃上了,这两个娃,还在认真地对学习单,互相交换答案。我想,“嗯,铭就需要这样的伙伴,我要想办法把阳阳拉进我的读书会,呵呵。”

还有一个小高潮,看古滇国贮贝器的时候,任务单上有一个问题,贝壳来自哪里,1.附近的河流,2.印度洋,3.太平洋。孩子们意见不一,有的说附近河,有的说太平洋,有的说印度洋,于是打了个赌,输的请吃巧克力。出来的时候,又重新计算选项,选附近河流的举手,小亿,QQ都选的附近河,也有选太平洋,有印度洋的。于是现场百度,小亿说,“妈妈我好紧张啊。”搜索结果,“贝壳来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乌拉,得胜的孩子们欢呼。

反思和后续:

我的思路,从中国到世界,秦汉相对应的希腊罗马时代。

准备材料的时候,听了耳朵里的博物馆,周娅老师的“古罗马帝国”,蛮受启发。铭进入五年级之后,独立思考能力,质疑意识特别明显,从情感的世界进入到思考的世界。这时候,单纯历史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需要挑战,需要观点和评论。前段时间听希利尔讲世界史,就比较对她的胃口。希利尔经常是一边说故事,一边发问,“我是这样想的,你呢?”铭一边听,一边呱唧呱唧发表评论,有时候她的问题刚说完,希利尔老人家的问题也说出来了,有趣。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让她听一些名家讲史了,在事实基础上,加入观点,激发她自己的思考。家里的后续包括:

听耳朵里的博物馆,周娅老师的“古罗马帝国”介绍。罗马和汉朝的比较。

希利尔讲世界史,之前就在听希腊罗马部分,继续往下听。

看《希腊人》纪录片,正好和希利尔讲世界史里面,几次希腊波斯战争接上了。

考古,听一席演讲,海昏侯和考古队长自述。正好秦汉史观展的时候,就有播放海昏侯墓的发掘记录片。周五国画时间,一边画画一边听的,孩子们听完了感慨,原来考古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气啊。

全球通史,古典时代,希腊罗马部分。我是特意把这段历史找出来再看,秋假去桂林的飞机上,我就在看这一段,同时和铭一起做年代对照,屋大维之后罗马的黄金年,对应的是我们的东汉。

和之前的知识相关联,埃及艳后,关联和比较,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他是如何把希腊精神传到亚洲。亚历山大33岁死亡,屋大维掌权,也是33岁,不同的是,他在此后还有44年的在位时间……

前天铭画画,试着把“全球通史”这部分放给她听,没想到她居然听进去了,还蛮喜欢,画完画之后,还要求连听了几章。和我预计相符,吸引她的,还是观点,主播的评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多,斯巴达壮士,我们谁听说过中国皇帝带人出征的?后宫太监也不止这么多人啊……”铭铭笑翻了,晚上和弟弟一起写作业,绘声绘色地和弟弟讲了一遍,我们又聊到,为什么中国有这个超稳定结构,一个人如果同时在汉朝和唐朝出现,你会发现,差别不是很大。如果是同时代的欧洲,差的可就大了……...

听起来好像蛮多的,其实都没有拿大块时间做这个,因为成人有意识,自己同时也在看这段历史,日常注意积累资料,有空余时间自然而然就会生发,所以成人的阅读和孩子的互相交织,感觉非常好。

这样下来,秦汉,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神特质,铭有点模糊的感觉。有一次她就和我提到,“妈妈希腊人一开始也是投票把***赶走的啊?”我们谈到民主的起源,民主是完美的吗?这次秋假,我们也谈到,为什么中国是“自上而下”,而罗马则是“自下而上”。当然了,史料积累还远远不够,刚起了个头,慢慢深入。

北京又有新展览,丝绸之路,正好是秦汉史的后续,开始着手准备了。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lygl/6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