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转旋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工艺复杂结构奇巧,最大特色就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
外瓶上绘的是乾隆皇帝持缰策马,身后跟着旗手与猎犬。夹层绘有群臣跪拜图。如果旋转内胆,乾隆狩猎的场景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面前,只见大队人马如同动画一般穿行在山间,像走马灯一般,极富艺术观赏效果。
上海博物馆:王羲之上虞帖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在笔法上,首先,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元朝的书画,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
毛公鼎的铭文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不促不懈,仪态万千。
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属商代晚期作品,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
陕西的兵马俑闻名世界,千人千面的兵佣神态各异。其中,位于兵马俑二号坑的跪佣更是其中的精品,他右膝跪地,左腿蹲曲,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聚前方,那冷峻的面庞和手持弓弩的咄咄英气,似乎秦始皇就是成就统一霸业的最好诠释。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不过马蹄所踩的飞鸟,也有不同的认识,有“飞燕”说、“乌鸦”说、“龙雀”说、“飞隼”说、“飞鹰”说、“鹰鹞”说等等。
辽宁省博物馆:宋徽宗《瑞鹤图》
《瑞鹤图》是赵佶书画中的珍品,难得的是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图中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济南市中区万达广场A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