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藏明代极品瓷器欣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崇祯五彩云龙纹盘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
明
陈设品
年北京东郊出土
高46厘米,口径19.8厘米,底径24.8厘米
这件五彩瓷罐,天地式盖,宝珠形钮,圆唇,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内圈足,底部书“大明嘉靖年制”款。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纹一周,罐盖和腹部以多色釉彩描绘出荷花、水藻和游鱼等图案,鱼戏水草之中,怡然自得。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工艺成就基础上,又发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秾艳热烈,填笔简朴自然,曾盛极一时。嘉靖官窑五彩器的盛行,可能与嘉靖皇帝本人尊崇道教、深信五彩辟邪有关。据《明史》记载,仅嘉靖三十七年(公元年),就在景德镇御窑烧造供内廷醮坛用的瓷器3万件。
这件大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游鱼,整体图绘疏密有致。底部用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明代继各种单色釉成功之后,斗彩、五彩相继大放异彩,嘉靖五彩较前代更加光影夺目。五彩纹饰多以青在为底色,再加红、黄、蓝、绿、紫五色。不过根据图纹需要,五色不定俱全。五彩瓷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前者亦称之为斗彩,是经两次烧制而成;后一种则是青花和五彩同时上釉,一次成器。这件五彩鱼藻纹罐届青花五彩工艺,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宣德青花夔龙纹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宣德青花灵芝纹石榴尊
明
高19厘米、口径6.3厘米、底9.5厘米
石榴尊是宣德窑的新品种,它以胎体精细,釉色鲜明而浓艳,造型新颖,装饰生动而影响后代。此瓶的纹饰以灵芝和石榴为主,灵芝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喜庆,喻意吉祥长寿。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从波斯带回制造青花瓷的上等釉料“苏勃泥青”,从而官窑青花釉料则多以进口料为主。人们发现,使用进口釉料烧制的成品,其色彩更为鲜畅明快,对比性极强。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宣德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海水云龙纹扁壶
明
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
这件青花瓷器,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侧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似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饰有卷草纹和缠枝莲纹。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年)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产品。
明代的制瓷业非常发达,瓷窑增多,所产瓷器品质优良,造型美观,色彩绚丽。自洪武二年(公元年)在景德镇珠山麓建御窑(器)厂起,景德镇的地位越发重要,被誉为“瓷都”。高峰时有官窑58座,民窑多座,市镇绵延十几里,人户超过10万户,其中十有七八从事与陶瓷有关的行业。明万历时人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录了当时景德镇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畅销国内外。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以永乐、宣德两朝最盛。由于这两朝所使用的钴料都是“苏勃泥青”,釉层晶莹肥厚,色泽浓艳,蓝中泛有黑斑,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颇具水墨画般的美感。永、宣两朝的青花瓷不论是在器型上,还是在釉面和纹饰上都很相近,因此有“永宣不分家”之说法。明永乐、宣德年间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阶段,其产品以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掐丝珐琅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万历青花百寿字罐
明万历年间(-年)
高49厘米、口径22.9厘米、足径26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五彩瑞兽纹葵瓣觚
明万历年间
高36.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1.3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带盖)
明永乐年间
通高41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12.2厘米
梅瓶的形式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因口小可插梅枝而得名。梅瓶在宋元时代甚多,元代景德镇的青花梅瓶很有特色,以后各代所造梅瓶种类增多,并且更为精致美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执壶
明永乐年间
高26.1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9.8厘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龙泉窑青釉印花卉纹壮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莲瓣纹漏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白釉暗花缠枝莲纹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崇祯青花山水人物纹净水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崇祯青花山水人物纹净水碗
明崇祯
高15.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7.9厘米
唇口,圆腹下敛,高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绘山水人物故事图。图画旁长方形开光内青花隶书:“大明国江西道南昌府南昌县,信士商人萧炳喜助净水碗壹付,供奉萧公顺天王御前。崇祯拾贰年仲秋月吉立”五行四十四字。此器青花色调鲜丽明快,制作精致,为崇祯民窑青花瓷的上品,且有确切纪年款,是明崇祯青花瓷断代的重要标准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崇祯青花山水人物纹净水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天顺青花携琴访友图罐
明
高35.5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9.8厘米
直口,圆唇,短颈,圆肩,肩下以渐收至足。通体青花纹饰,颈部为回纹,肩部为钱纹锦地海棠式开光内绘折技花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高士携琴访友图。画面云雾缭绕,似天上仙境,意境深邃,人物描绘惟妙惟肖,生动传神,飘然若仙。近足处绘蕉叶纹。器胎体厚重,釉面肥腴,青花色泽浓重深沉,画风淋漓奔放、纵橫豪肆,纹饰布局错落有致,为明代空白期民窑青花的代表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景泰款铜胎掐丝珐琅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嘉靖明嘉靖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嘉靖明嘉靖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明
高58厘米、口径6.4厘米、足轻19.2厘米
葫芦是中国道教的用品,既可装水,也可装药。此瓶小口、束腰、平底,上部呈圆形,下部呈四面形。上部纹饰除飞行的仙鹤外,还有八卦符号。下部四面有八仙形象:张果老手持鱼鼓、吕洞宾手持宝剑、汉钟离手持扇子、铁拐李手持葫芦、曹国舅手持阴阳鼓、蓝采和手持横筒、韩湘子手持花笼、何仙姑手持笊篱。画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中后期,皇帝多信奉道教,尤以嘉靖和万历皇帝最为迷恋。从而,与道教内容有关的器物和织绣用品层出不穷。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嘉靖明嘉靖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嘉靖明嘉靖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嘉靖红地黄彩云龙纹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隆庆青花云龙纹缸
明隆庆年间
高35.6厘米、口径69厘米、底径52.5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弘治黄釉盘
明
高4.2、口径20.7、足径11.9厘米
年周德蕴先生捐捐赠
侈口,圆腹,圈足。除器底外毕施黄釉,底面施白釉,中有青花“大明正德年制”双圈六字楷书款。正德黄釉是承弘治之作,但釉色不如弘治黄釉那样浅而嫩,显得深而老,胎也较厚,是正德官窑的特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宣德祭红釉盘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成化青花海兽纹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成化青花海兽纹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宣德孔雀绿釉高足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
明
高7.3、口径40.7、底径26.3厘米
年章立凡先生捐捐赠
折沿,圆腹,圈足。盘心及内外壁皆绘缠枝花卉,内口沿饰海水浪花纹;底面无釉,手感滑润,呈火石红。青花用苏尼勃青料,色彩不匀,有结晶斑,釉面肥润光洁有桔皮纹,为明代永乐所产精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
中国酒器文物博物馆藏品征集
报名方式
官方唯一指定报名白癜风有那些特征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