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个槽 如何正确参观国家博物
上周去了趟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每年都要去国博报个道的常规参观人士,我可以算是有备而来:
挑个阴天,避免在天安门广场安检排队时中暑。
提前订票,避免在领票排队时中暑。
不携带任意边长超过40cm的箱包,避免在排队存包时中暑。
不携带自拍杆及各类管制刀具、打火机、光盘、危险品及宠物,避免好不容易排到安检口还要被退回存包处重新排队。
如果经过了这些环节你还没有晕菜,那么恭喜你,可以开始参观啦!
(此时心情如下↓)
我泱泱中华的国家博物馆很值得一去,好东西很多,展厅也相当的大。有多大呢,光一个古代中国展,就差不多有件展品。每件展品看5秒钟的话,那你大概需要这么长时间:
三个半小时纵览华夏五千年,真的不算久。不过考虑到在入馆之前你已经排了四次长队,估计此时正处于体力不支的状态。院长强烈建议你进展厅前务必再排一次队买瓶水,并且找个长凳歇一歇。因为等一下一旦你进了某个展厅,从下一个门出来就是一个小时以后了。鉴于这么大的展厅只设置了两处休息长凳,寻找出口和休息区将又是一次关于耐力和心智的考验。
展厅长凳设的少,但是咱工作人员多呀。说起国博的工作人员,那可真是尽职尽责。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整个展厅回荡着他们焦虑的声音:
不要开闪光灯!
不要触摸展品!
不要触摸展柜!
请离展品远一点!
请安静!不要聊天!
手机请打震动!不要讲电话!
不许光脚!不能脱鞋!
请不要坐在灭火器箱上!
请不要坐在地上!
请不要蹲在地上!
台阶不许坐!长椅不能趴!
小朋友不要乱跑!
请照顾好您的小孩!
。。。。。。
这种情况下,务必保持谨小慎微,一不小心举止不够得体,就会有一群工作人员冲上来警告你。由于国博空调开得很足,工作人员常年都是穿两件套的制服,加上天干物燥心火上升,所以整个场面看上去就像是这样:
如果你跟我一样出生于上个世纪,对这股扑面而来国营作风应该并不陌生。况且参观博物馆又不花钱,咱都不能以消费者自居,妥妥都是被管理对象。而且工作人员这么辛苦,做如此枯燥繁琐的工作没好气没好脸也是正常。更何况这些警告每一句都是为了国宝们,为了参观秩序,为了观众安全……
这么耳提面命严防死守,真是操碎了心。但作为一个文明有礼的参观者,以上每一条都应该毫无怨言的做到,且完全不能怪国博规矩多。不过捻须一想:
如果不是在外面排了俩小时队才进来,姑娘们也不愿意把高跟鞋拿在手里。
如果不是展区长凳太少,观众们也不会选择蹲在地上。
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没个坐的地方,他们的态度大概会好一点。
如果多设置一些互动体验区,有可以触摸到质感的模型,和除了封在玻璃柜里以外的展示方式,大家也就没那么迫切的想把脸贴在展柜上。
如果不是国博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到儿童安全,全是直棱直角的柜椅、溜光水滑的大理石地面和拔地而起的高台,家长和工作人员的焦虑程度也许能下降一些。
改变管理方式,总比改变被管理对象要容易。当然了,这都仅仅是一种设想。也许国博改进了以上的每一点,大家依然鞋拿手里脸贴展柜,大声喧哗恣意奔跑,置国宝和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这也是一种设想。但相信绝大多人来到此处,都是期待一次轻松愉悦的观展体验,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有人愿意做一个蓄意的破坏者。现在这种防观众如防贼式的管理,实在让人很不舒服。
上有威权,下有刁民,在管理方为不守规矩的刁民操碎了心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的制度培育出了什么样的民众。有句话说,奴性皆因强制和只服从强制而形成。由强制到自治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进程,但是如果人人都习惯了家长式的威权,习惯了脑袋上方回旋着“严禁XX、不许XX”的命令,就永远不会对过度的权力产生警觉。这样的民众无法自治,更谈不上承担公民义务。
所以真的是这届人民不行吗?我可不敢说。
最后以一幅神画来结束今天的吐槽:
蓝本就是本文开头那张图,徐悲鸿经典油画《愚公移山》。放大看找不同:
嗯没错,原来光着的几位大哥,国博都给他们穿上了兜裆布。
还真是有中国特色呢。
莫谈国事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