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国博高层的选房攻略之前,有必要对目前高层的建筑形态做一个阐述,这个对你理解国博的高层有比较重要的帮助。
很早之前,在高层建筑之中就有品字楼与板楼存在。本身正常的一梯两户就是板楼,如果不好理解什么叫板楼,那就简单理解成为“一块板子插在地上”,这个楼就是这个板子。如下图:
板楼这种建筑形态通常是一梯两户,从南昌市场的口味来看是高层的“最优解”。但是这样太浪费空间了,这么高的楼一层只做两户,于是“品字楼”出来了,一层多做一户。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一梯(两梯)三户,到如今普遍流行的两梯四户。多出来的两户就是中间户,突出在外面,整个建筑平面看起来像一个“品”字,而且中间户都不通透。以前的中间户是完全不通透的,北面无窗户。
这样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但是矛盾来了:中间户不通透,端户又会被中间户挡住阳光。因为中间户是突出在外面的。(端户就是房子最两端的那户人家)
如果不能脑补,后面有实景图带你理解!
后来升级版的品字楼,在北面做了连廊和通风井的设计,才形成了今天市场上说的“半通透”的说法,这已经是很不错的设计了。
再后来,地产界开始对“品字楼”不断的优化,把前面突出的部分做短一些,想把对两侧端户的影响尽量降低。
直到有某年一种全新的形态被开发出来,我自己给它定义叫“新板式”建筑,对,我自己定义的,不是行业术语。
依然是两梯四户,依然有中间户,但是矛盾没了:中间户可以通透,端户的采光也不会被影响了。如下图:
如果要做一层四户的设计,“新板式”设计是高层目前来说的“最优解”。
但是“新板式”就%完美了么?
我觉得已经比较接近了,对于中间户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对于端户来说这种设计,引起了变化,南面的采光无挡了,不用在忍受“品字楼”的“半天阳光”。
但是另一个变化是,端户的入户位置变了:品字楼的端户入户在中间,“新板式”楼的端户入户在北面,具体看上图中的黄色箭头。
品字楼端户入户是这样的:
新板式楼端户入户是这样的:区别就在于入户的位置。不少朋友都认为第一种更好,从中间入户,左手客厅,右手餐厅。而第二种是先到餐厅,在到客厅。注意:不是说品字楼就一定是第一种,板楼也可以是第一种。第二种设计,也不光是新板式里才有。只是说:品字楼通常只能是第一种,而新板式只能是第二种。不扯那么多,反正你记住国博一期是“品字楼”,国博二期是“新板式”就好了,哪种更优?我认为是第二种。我可以接受从北面入户,南面的全天阳光更加重要。在我的概念里,“新板式”是一种相当大的进步,很优秀。目前也被同行接受了,很多新开发的项目都采用了这种设计。那么可以开始进入国博的高层选房攻略了,以上两种建筑形态在国博中都有体现,不过分区非常明显。划重点:国博一期高层全部是“品字楼”结构,国博二期高层全部是“新板式”结构。只要你看到国博高层的户型图,如果是端户的,看入户的位置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期的还是二期的。国博一期君珑45°角侧颜杀,可以看出中间户“耸立”在外面,端户的采光会有一定的影响。再看另一个角度的照片。同一栋楼,直观感受这样的设计。其实不用说太在意这个,“品字楼”的设计遍布全南昌,只有最近几年开发的新盘才有“新板式”设计,虽然我预计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不过目前二手市场上,绝大多数高层都是“品字楼”。再看看,国博二期的实景图:可以看到前面是完全“削平”的,也可以看到背面突出的较多,不过北面嘛,影响不大。在国博攻略的第一篇中,我们说到国博的设计是一流的。这个确实没错,年就有这样的设计,而且对于“面积段”的把握也比较恰到好处,95平米的三房,的三房两卫,确实高出同时期万达一个身位。中间户没太多可以说的,目前主流都差不多,国博二期的端户设计,在入户处的设计也蛮好,这个玄关的处理是我目前见过的户型设计里“最优”的那种。关于具体一期、二期之间的高层如何选?大概会涉及到几个问题,比如学区之间的差异、地铁通勤距离之间的差异……我们下一篇继续!预计本周五,敬请期待!玩转洪楼NEWS点击下方图片↓↓-End-▼洪楼News全新改版,菜单栏功能升级可以查询楼盘测评、学区划分、板块分析甚至是三限房申购流程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