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酒器盛酒器和挹酒器

盛酒器里头数量比较多的一个器类叫尊。尊实际上是礼器的统称,但是这个器类实际上没太弄明白叫什么名字,这也是宋代人起的,给它起了一个名就叫尊了,是盛酒的。尊也是有圆形、方形。方尊这种形态是最多的,安阳曾经出土过。

  西周时期的尊,像后来痰盂的这种形式,这是一种标准的尊的形态。当然到东周时期尊的造型就多了,有很多都是兽形的、鸟形的形态,艺术性就很高了。

方彝

方彝是另外一个青铜器中的酒器类别,它整体造型很像古代的一个建筑造型,有许多人研究古代建筑的人特喜欢这个器物,他觉得这就是古人筑的房子的一个造型。其实它就是盛酒的,因为它是方形的,用来盛酒的,所以也是宋代人给它起名叫方彝。

酒器里很重要的一个器类叫卣,文献中记载它是专门盛一种叫香酒的一个容器,所以卣的地位也很高。卣的造型也很多,造型比较特殊的叫枭卣,像两个猫头鹰背靠背地站着。这种是标准的卣的形态,因为现在出土的很多的卣里头还带着酒液。现在国家博物馆有个大禹鼎,它里头就记述了周康王赏赐给禹的许多的东西,有服饰、有车马、各种仪仗的东西,但是卣排在第一位。卣里头盛的酒是用香草加工过的酒,在当时是非常高级的。所以赏赐卣是一个非常大的荣誉。

另外盛酒器还有罍,罍实际上就是一个酒坛子,但是罍和其他容器不太一样的就是它除了两侧的耳朵以外它的下腹部还多一个鼻子,所以罍个头都比较大,这个鼻子的设计是为了清酒比较容易一点,用一只手勾住这个鼻子,清倒酒容易,所以有这么一个设计,这是罍的一个标志,就是它有三个耳朵。

另外盛酒器还有瓴,完全像个酒坛子的形式,这个出现的比较晚,西周晚期以后才出现,是从陶器演化而来的一种酒器。瓿,也就是一个酒坛子,它出现得很早,商代就有了,是一个圆的酒坛子。

缶出现得稍微晚一点,因为早期一直用陶器,等到了东周时期才把它给用青铜来铸造,但乐器的缶跟酒器的缶之间是有渊源关系的,古人一般可能喝醉了酒以后都有激情,就拍打东西,最后就演化成乐器了。

盛酒器里头流行时间最长的器物是壶,过去认为壶一度认为它是盛水的,但后来通过考古发掘包括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壶里头有酒,前些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对壶,里头也有酒,但是那个酒比较特殊,颜色是绿色的,刚开始都认为是青铜的锈把酒染成绿色了,然后拿到研究所被证实确实是绿颜色的酒。过去有一个词叫灯红酒绿,认为都是形容词,但其实古人确实有绿色的酒。

  壶出现的年代比较早,早期壶的耳朵是罐耳,两边有两个小烟囱似的那么一个耳朵,它是为了穿绳用的。它在圈足的两侧有两个方孔,把绳子从底下穿过来通过这两个弄到上边一系就是一个提梁,这是早期壶的形态,西周以后就给它直接铸造了耳朵。有的耳朵的设计很特别,比如说做成象头的形式。到了东周时期壶的发展更加广泛,形态也更多了,有的耳朵做得很大,做成龙的形式,足部做成老虎的形式,龙虎的呼应的关系,艺术性就很强了。上面这个壶叫莲鹤方壶,郭沫若认为它是一个新时代的象征,它脱离了早期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呆板、凝重、威严的形式,变得非常得生动活泼,他主要是特别欣赏上边那个仙,在莲瓣当中立着的那个鹤,这个壶是在河南新郑出土的,是郑国国君的墓葬,现在这个壶一件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一件保存在河南博物院。当时是一个李姓的地主在家里挖菜窖,一下挖到那个墓葬里边去了,然后他就偷偷从里头掏出点儿随葬品就拿到市场上去卖,就在当地就引起了轰动,当时驻军的一个师长很有学问,觉得这是国宝就得保护起来,然后他派工兵把这个墓葬给挖开了,把这批东西完整地保护下来了,流传到市面的也拿回来了,河南博物院成立之后,这批文物就运到弄到当时河南的省会开封了。

  另外壶还有其他的一些形态,比如做成虎的耳朵,另外壶除了圆的、方的之外还有扁的。不同的壶都有专属的名字,比如说圆形壶一般念盅,方形壶一般叫坊,扁壶一般叫彼,但是后人一般为了方便都管它叫壶,扁壶、方壶、圆壶,这是汉代的壶。汉代的壶不讲究纹饰,但是它讲究镏金,表面镏金,那就证明是等级很高的壶。

盛酒器里头还有一个器物叫盉,其实它出现得很早,夏代就有盉这种东西了,只是早期的盉不一样,像它倒酒的流,在鼎子上面,当然也有认为它不应该叫盉,应该叫龟,陶器里头有哪个龟,它应该是从那个龟里头演化而来的,真正盉的形态像这样,像咱们后来的茶壶差不多,前头有流,后边有把,底下有三条腿,有个很大的肚子,可以容酒。但是盉的功能在一个时期之内发生了变化,它有一段当水器,当盥洗器倒水的,但多数是盛酒的。文献记载它有一个特殊的功能,相当于现在勾兑用的一个器皿,后期的盉变得越来越低矮了。东周时期的盉就经常做成艺术性的造型,比如整个上面的盉整个做成一个鸟形,底下这个盉看着其貌不扬,但是是楚幽王用的一个盉。它的价值点在哪儿呢?在三条腿,你看三条腿残了,其实这三条退是用铁的做的,当时的铁是很贵重的金属,它跟铜器、铜在一起,在一起做一个器物,所以显得很珍贵,但是铁不防腐,这三条腿经过两三千年锈蚀掉了,但青铜那部分却很完整。

酒器里头的配套的有一个器皿就叫勺,是蒯酒用的。勺的形态也很多,早期的勺的后边有一个“琼”,就是安把的地方,是可以调整的,到了西周就固定好铜的把,等到战国时期勺就做得艺术性就很强了。

另外酒器里有比较特殊的器物叫禁,就是底下的这个方的案子叫禁,因为禁出土的数量很少,近些年在宝鸡又出土了一套,在那儿之前完整的一套就是现在保存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它原来的主人是端方,他当时在陕西做总督,所以戴家湾出土了这个东西以后就被他所有了。他称自己的斋号叫陶斋,还出了一本书,封页上的照片就是他在这组禁前边跟着他的这些随从们一起照了张相,是非常珍贵的一个东西。

  “禁”实际上就是案子,但是这个案子上头只摆酒器,而且它出现在西周,所以这个器物的起名是有寓意的禁酒,就是又要用酒器,但是又同时提醒人们不要酗酒。后来端方因保路运动被刺死,他子女就把这些器物就给卖了,卖给一个叫福开森的外国人,福开森收藏的许多青铜器后来捐给南京了,但是他真正好的他还是运回美国去了,比如像那个“禁”他运回美国给了大都会了。但国人对他评价还比较高。









































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jbjj/1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