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玉器古人的腰带,什么某仕某登,统统

永远要相信古人的审美,他们使用过的腰带,尤其是玉腰带,可以秒杀一切现代奢侈品牌腰带。什么某仕、某登,统统不在话下。

中国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个小物件,腰间的装饰,包括带钩和腰带,就够写一篇论文。

古代服饰一次大变革就是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以魏晋南北朝为分界线,秦汉以前是宽袍大袖,束缚在腰间的就是丝帛或鞶革。丝帛可以靠互相系结固定,革带则需要带钩。带钩,出现较早,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博物馆里看到的早期的带钩以青铜材质的为主,隋唐以后玉质带钩成为主流。

之后的服饰,一边继承秦汉传统一边受北方游牧文化影响,便于运动的服装开始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变化,也引起了腰间装饰的改变。腰带,孕育而生。

唐代之后的腰带,“束”的功能还远远不及“炫”的功能。腰带的材质很多,不同材质对应穿戴者的身份。由于国人对于玉的钟爱,玉腰带的等级一直高于金银材质的。帝王、皇亲国戚或一二品的大员才有资格使用玉质腰带。比如,万历帝的帝陵、明代几位藩王的陵墓中都出土过质量上乘的玉腰带。

因为代表着身份等级,古代的玉腰带通常都是精益求精,无论玉质还是做工都非常好。国家博物馆玉器馆中展有玉质腰带和带钩,没有标明是哪位达官显贵拥有的,是不是更能代表当时玉腰带和玉带钩的“平均”水准。

唐代嵌玉鹿带扣,辽金带饰;唐代玛瑙伎乐纹带跨。

明代花鸟纹带跨、?尾。

镶有玉片的革带被称为玉带。一套完整的玉带具通常由带扣、带銙和?尾组成。

这件明代玉腰带雕工细腻,根本不是“粗大明”。

带銙中心雕刻的小鸟神态各异。

元代狮蛮纹带跨、?尾。很有草原风格。

元代双螭璧形绦环,双兽绦环,龙首雕龙绦钩和玛瑙龙首雕螭绦钩。

元明时期的绦环和带钩都是官员穿“休闲服”时或者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系绦带用的。

推荐相关阅读:

明代腰带不是系的,是用来端着的上海观复:两条明代金腰带,第一条美,第二条美出天际首博玉器之看明代显贵如何在腰上“炫富”他家本是小吏,因为姐姐的裙带飞黄腾达,墓中玉器好过嫔妃求腰足健康,京都人去这家神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jbjj/14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