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抑制白癫疯扩大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419/4827005.html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12月31日,“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览以“皇权与秩序”“生活与习俗”“陈设与清供”“艺术与信仰”“文治与武备”为脉络,展出沈阳故宫馆藏清代宫廷文物余件(套),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精选馆藏30余件(套)清宫器物参与展览,为观众揭开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神秘面纱,展现出清代宫廷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最高工艺。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清朝共有12位皇帝,沈阳故宫是清入关前三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和清世祖福临营建和使用的宫殿,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就出生在沈阳故宫的永福宫中。从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元年()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沈阳故宫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历史遗迹,同时也是收藏清前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本次展出的汉满蒙文龙纹信牌、努尔哈赤御用宝剑、皇太极御用腰刀,就是清开国时期艰难创业的珍贵物证。清汉满蒙文龙纹信牌清努尔哈赤剑清皇太极腰刀
清入关后,沈阳故宫成为“陪都宫殿”,又因其系“龙兴重地”而倍受历朝皇帝的重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十次东巡盛京,拜谒祖陵、瞻仰盛京旧宫。沈阳故宫至今仍收藏着乾隆皇帝东巡盛京时使用的卤簿仪仗,有车舆、兵仗、伞、旗、幡等。观众通过皇帝驻跸盛京皇宫举行筵宴、典礼时,演奏宫廷音乐所用的乐器如编磬、编钟、特磬、琴、瑟、排箫和指挥演奏所用的彩缎乐麾,可以想像到金声玉振、钟鼓齐鸣的奏乐场景,感受到等级森严、礼节繁缛的宫廷礼仪。
清乾隆三十四年款编钟清康熙五十四年款编磬清乾隆款朱漆描金云龙纹排箫清木架铜云锣清铜鎏金八卦象足提炉乾隆时期,大量清宫珍品随皇帝东巡运至盛京,盛京皇宫成为当时与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齐名的皇家三大珍品宝库之一。精美的盆景、花盆,华美的如意、火镰,吉祥的“寿山福海”碗,精致的唾盂、渣斗,做工考究的皇家饮食用具,富丽华贵的首饰佩饰,工艺高超、形制各异的装饰物等等,不仅可以满足观众对清代宫廷日常生活奢华与别致的想象,也从侧面展现了清代工艺美术的发展高度。
清画珐琅三羊开泰六角盆景清景泰蓝松鹿如意清缎地平金银双喜字火镰清康熙款珐琅釉寿山福海碗清乾隆款画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盘清画珐琅瓜瓣花卉唾盂清银镀金寿字火碗清蓝缎钉线绣花蝶皮边女冬冠清料石牡丹头花穿珍珠石榴簪首清绿玻璃描金花盖罐清代的帝王中,很多人都对书法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书法最好。本次展出的“玄烨临董其昌行书诗轴”为洒金蜡笺绫本。右上引首钤篆文白文“渊鉴斋”长圆印,行书写七绝诗一首,全诗为:“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诗后署款“临董其昌”,下钤篆书朱文“康熙宸翰”“敕几清宴”二方印。
玄烨临董其昌行书诗轴清胤禛行书平安如意轴清弘历雪景山水图(局部)清郎世宁唐岱合绘设色松鹤图随着国家统一,政治承平,康熙、雍正、乾隆诸帝将“崇儒重道”“文治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国策,大规模搜集和整理历代典籍、修书治史,出版了种类繁多、卷轶浩繁、集大成式的文化典籍,形成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宫廷文化景观。乾隆三十八年(),皇帝下旨编撰的《四库全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四库全书》先后共抄录七部,为了贮藏《四库全书》,沈阳故宫特别修建了文溯阁。展览中的“描金书文溯阁等四阁记玉册”,记述了“北四阁”入藏《四库全书》的始末,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描金书文溯阁等四阁记玉册在整个展览的最后设立了新春特别环节,展出沈阳故宫收藏的三对清宫门神和两副清宫对联。当年沈阳故宫所用的门神、对联都是由北京皇宫御画院、御书院特供的,这三对门神分别是“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和“娃娃门神”。“将军门神”多挂于皇宫的正门,“福禄门神”挂于宫殿隔扇门上,“娃娃门神”多挂于后妃寝宫的门上,以此祝愿观众朋友们纳福迎祥,喜迎新春!
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娃娃门神清云字楷书七言联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沈阳故宫十分重视原创展览的策划和展示,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陆续推出了‘金玉满堂——沈阳故宫的奢华典藏’‘龙耀帝乡——清代宫廷御用品展’等精品展览,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本次与国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就是在这些精品展览的基础上,经过双方紧密合作不断打磨而成的。该展展现了大清王朝的传统帝后典制和丰富多彩的宫廷生活,不仅能让观众近距离地领略皇家风范和宫廷艺术品的瑰丽豪华,还为观众解密这些宫廷艺术珍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符号,诠释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大家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的博大精深和意境之美。”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