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假期好去处国家典籍博物馆看宋版书

北京最佳扁平疣医院 http://m-mip.39.net/news/mipso_8813087.html

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南区)从9月10日起,有“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展区从2层至4层,共10个展厅。其中以1号展厅“善本古籍厅”最为精彩,展出有大量宋版书,本文即是对此厅的简要介绍。图片说明主要根据说明牌,也夹带了一些私货~

由于拍摄时间比较混乱,所以我把照片大致按四部重新排序。拍照时只挑自己感兴趣的拍,故遗漏较多,有条件的朋友,强烈推荐去现场参观(国庆期间请先确定下展出时间)。

当然,如果你是真·土豪,买得起中华再造善本,对现场展览也就不用那么稀罕了_

▲善本古籍厅一进门

▲《周易》九卷,宋刻本。

现存王弼注《周易》的较早刻本之一,南宋光宗以前刊印。可以看到“贞”字避仁宗讳缺笔。

此本半叶十行,国图另藏有十二行本(此次未参展),为南宋初期(约为孝宗时)刻本,较此本更为可贵。

顺便给上海古籍做个广告,他们今年影印出版的日本足利学校藏《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是现存最早的《周易注疏》刻本,被日本定为国宝级藏书。

▲《诗集传》二十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使库刻本。

苏辙《诗集传》的现存最早版本,传世孤本。

▲《礼记正义》七十卷,宋绍熙三年()黄唐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

《礼记》注疏合刻第一祖本,半叶八行,为海内孤本。年中国书店曾影印此本,而北大出版社貌似又将重印。吕友仁整理的《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即以此本为底本。

▲《新定三礼图》二十卷,宋淳熙二年()镇江府学刻公文纸印本。

传世孤本。公文纸印书,好用又环保。唯半叶十六行,看起来不太舒服。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十二卷,宋绍熙二年()余仁仲万卷堂刻本。

建安余氏宋元明三代以刻书为业,为闽刻之代表,余仁仲万卷堂又为余氏之代表。

▲《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八卷,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

半叶八行大字本,赏心悦目啊!

▲《切韵指掌图》一卷,宋绍定三年()越州读书堂刻本。

嘉泰三年()初刻本无传,此为现存最早刻本。

这小手,对搞音韵学的人来说还真是销魂呢~

▲《史记》一百三十卷,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大名鼎鼎的黄善夫本《史记》,现存最早的三家注合刊本。右边牌记写有“建安黄氏刻梓”,是为宋代建刻之代表。百衲本《二十四史》据以影印。

注:现存最早的《史记》刻本并非黄善夫本,而是日本大阪杏雨书屋所藏北宋刻《史记集解》六十九卷,但此本秘不示人。

▲《汉书》一百卷,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现存最早刻本,百衲本《二十四史》据以影印。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宋绍兴二至三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

《资治通鉴》现存最早刻本。

▲《南华真经》十卷,宋刻本。

现存《庄子》的较早版本,书中有宋人据多种古本所作校勘的文字。

▲《荀子注》二十卷,宋刻本。

此本为南宋宁宗时重刻,民国时陈清华以重金购得,因以“郇斋”为室名。建国后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购回大陆,殊为不易。

▲《新序》十卷,宋刻本。

南宋初杭本。

▲《洪范政鉴》二十卷,宋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

本书从宋至清一直藏于宫禁,从未梓行,而此本为传世唯一完整写本。

傅增湘曾以宋刊百衲本《资治通鉴》与元刊《资治通鉴音注》相配,命名藏书处为“双鉴楼”。后得《洪范政鉴》,乃将“双鉴”中的元刊替换为是书。

▲《文选》六十卷,北宋刻递修本。

北宋天圣、明道间(-)刻本。

人民文学出的《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是目前最早的《文选》完帙刻本,当初没收,现在后悔了。不过据说也将重印,期待~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宋咸淳廖莹中世綵堂刻本。

本书与前面提到的《荀子注》、后面那本《河东先生集》,均是从陈清华手中购得。

廖莹中这个人,尝举进士,为贾似道门客。后似道还越待罪,宾客悉散,独莹中朝夕不舍。一夕与似道痛饮,悲歌雨泣,归舍后服冰脑而死。他校正刊刻的《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皆为世人所宝。

▲《河东先生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宋咸淳廖莹中世綵堂刻本。

▲《朱庆馀诗集》一卷,宋临安府陈宅经籍铺刻本。

左数第六行的“印”字,除美观外,似乎起防伪作用?

▲《唐女郎鱼玄机诗》一卷,宋临安府陈宅经籍铺刻本。

拍这张除了因为是鱼玄机外,主要是为了看墨钉=▉_▉=

▲《花间集》十卷,宋刻递修公文纸印本。

此本用南宋淳熙十一年、十二年(、)前后鄂州公牍档册纸刷印。

▲《范文正文公文集》二十卷,北宋刻本。

此本为北宋钦宗以前刻本。

▲《金石录》三十卷,宋淳熙龙舒郡斋刻本。

宋刻《金石录》仅存此本。目录右侧题有:“唐氏有匪堂秘藏许就读不借。”感觉略好笑,不过不知此人是谁...

▲《文苑英华》一千卷,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

《文苑英华》现存最早刻本,存世十五册,国图藏十三册。(另外两册,其中一册在台湾史语所,有影印本问世;另一册曾在嘉德上拍,为海外人士竞得。)

▲《册府元龟》一千卷,宋刻本。

《册府元龟》宋本无完帙。

后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jbjj/10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