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月刊

《申报》对义和团运动的舆论导向.邵雍、王惠怡.安徽大学学报,2

论近代小说杂志的产生——以《瀛寰琐记》《海上奇书》《新小说》为例.张汉波.广西社会科学,10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述论(1927—1937).李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

从《新青年》看中国人革命思想的转变.徐目.党史文苑,10

《今日中国》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海外传播.刘小莉.党史研究与教学,1

民国时期民营小报发行市场竞争强度分析.陶喜红.湖北社会科学,12

《新华日报》的文艺专刊《星期文艺》.王学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6

北京中华印书局鼓姬“准词”出版考略.李雪梅、李豫.北京社会科学,1

基督教会与近代上海的特殊教育.郭卫东.社会科学,5

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现实旨归、终极关怀与价值传中国国家博物馆时间承.张雁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

1946年新华通讯社北平分社、《解放报》成立及被查封经过史料.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2

本页共有24682个字符

中央研究院院士与中国现代科学教育.张培富、夏文华.山西大学学报,6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出版物的规定(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党的文献,5

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中正大学《南洋》季刊经眼录及南洋校友追寻.梁洪生.江西师范大学报,2

“七联处”与1940年代的教科书发行.贺金林.广东社会科学,3

从淞沪抗战结束到南京沦陷——评中国报刊对日本侵华进程的报道.张杰.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第3卷

论《中国青年》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贡献.付义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6

近代以来中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实践国家博物馆11月展览及效果分析.张伟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6

清末民初粤港革命派报刊.李婉薇.文史知识,12

《大公报》广告视野中的近代商务印书馆.孙会.河北学刊,2

与党同行的人民出版社.陈有和.北京党史,3

《新青年》“女子问题”讨论的“一波三折”.陈方竞.福建论坛,7

抗战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的历程、经验及启示.吕敏.党史文苑,9

故宫博物院与辛亥革命.郑欣淼.故宫博物院院刊,5

跳转到

《新青年》广告新思潮的承载.赵亚宏.求索,7

民国前期的公民教育.吴亚玲.社会科学家,7

晚清学部与近代教科书的审定.张运君.历史档案,1

传故宫精魂——“辛亥革命与故宫博物院建院”研讨会综述.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云梦学刊,6

上海解放前后党内有关小报的调研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巫小黎.新文学史料,2

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一·二八事变后重订的《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简章》.丁伟.出版史料,3

论《杂志》的文学史意义.李相银.陕西师大学报,1

中国出版史的几种资料汇编等.汪家熔.出版史料,2

故宫博物院出版事业的首度辉煌——民国时期出版综论.朱赛虹.故宫博物院院刊,1

海源阁”藏书的散佚、抢救与归属.李勇慧.民国档案,2

《东方杂志》与专业理性的新闻学研究传统.谢鼎新.山东社会科学,4

“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姜红.安徽大学学报,1

清末的白话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张向东、景芳洲.甘肃社会科学,6

关于新华书店1946年3月北平版《论联合政府》的考证.奚景鹏.出版史料,2

共8页

清末民初教育主导权之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争——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成立为中心.梁尔铭.河南大学学报,3

《文学杂志》、《文艺月报》与左联活动探赜——以北方左联克服“关门主义”的过程为中心.(日)近藤龙哉著、吉田薰译.东岳论丛,3

报纸媒体对女子教育的介入及影响——以湖南《大公报》对“周南风潮”的报道为中心.万琼华.西南大学学报,4

湖北近代教育与辛亥武昌首义.陶宏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4

清末杭州的浙江官书局.胡学彦.出版史料,2

服务于红军全面建设的《红星》报.赵宝云、马海伟.军事历史,3

思建院历程

从sci引证看《中国生理学杂志》的国际影响.颜宜葳、罗桂环.自然科学史研究,2

辛亥革命时期长沙女学的兴办及影响.简姿亚、薛其林.长沙大学学报,1

创论通遐迩

五四时期李国家博物馆开门时间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王宪明、杨琥.安徽大学学报,4

延安时期中共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薛延飞、王东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4

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所办刊物与改造徽州社会的舆论动员.张小坡.安徽大学学报,4

中央与地方互动中的边疆教育——以民国后期青海省为例.赵清明、张建中.山西师大学报,3

从传播效果管窥《时务报》的风行.刘兴豪.历史教学问题,4

中心与边缘的徘徊:中国教育会与清末教育改革.张龙平.河南大学学报,2

重读《秦钟》所想到的.张静如.党史研究与教学,1

新文化运动与博物馆的关系——兼述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陈为.故宫博物院院刊,5

五四新文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化运动与《星期评论》的创刊.杨宏雨、肖妮.历史教学问题,3

清末广府戏剧演出图像说略——以《时事画报》、《赏奇画报》为对象.康保成.学术研究,2

近百年来满文档案编译出版综述——以中国大陆为中心.吴元丰.满语研究,2

首页 上一页

建川抗战博物馆系列的意义.王丽君.文史杂志,1

本世纪初与二十世纪初报纸时评文体之比较.唐定、朱萍.云梦学刊,6

民国时期图书馆与阅读指导研究.范凡.图书馆杂志,12

故宫文物留存南京研究.孟国祥.南京社会科学,4

重庆古旧书业梗概及其当代旧书刊市场.张麒麟.图书馆杂志,10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期刊出版.逄增玉.新文学史料,2

近代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与指导活动考述.金兵.齐鲁学刊,2

《时代公论》与抗荷兰国家博物馆官网战前南北政治文化论争.许小青.中山大学学报,3

关于《新青年》季刊.张静如.党史研究与教学,5

《东方杂志》与白话文运动.王勇.河北学刊,2

《大公报》广告及其特征——以1926—1937年为例.贾海洋、卫俊、岳谦厚.山西大学学报,6

《大公报·文学副刊》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认同.汤林峄.湘潭大学学报,2

上一篇:2011年中国近代史论文目录(社会)下一篇:2011年中国近代史论文目录(中外关系)

20世纪20年代创造社的启蒙刊物《文化批判》.卢妙清.汕头大学学报,1

“左联”期刊检视(1930—1931).陈红旗.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

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与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肖朗、田海洋.社会科学战线,7

浅析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张美琴.党史文苑,1

辛亥革命时期的《豫报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与《河南》.李玉洁.史学月刊,4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教育实践考察及反思.李俊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4

《一报附张》——现存内蒙古最早的画报.忒莫勒.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子职业教育观研究——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中心.万琼华、李霞.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

清王朝覆亡的文物见证.曹欣欣.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9

民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历史考察.李守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

清末四川女学述论.李瑞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4

《大公报》汉口版的广告经营特点.熊英.湖北社会科学,3

中共中央关于把编印马恩列斯文献及中央重要文献之权统一于中央给华东局的指示(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党的文献,5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学用一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巩瑞波.沈阳干部学刊,2

民国初年的出版竞争——以《学生杂志》为例.刘宗灵.文史知识,12

我所知道的春明书店.俞子林.出版史料,4

欧美镜像下的《神州女报》研究.刘峰.汕头大学学报,5

媒体视角下的《大公报》白话文与清末的开民智.林绪武.郑州大学学报,5

金陵书局考辨——以晚清同光时期为中心.李志茗.史林,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报领导作用的决议(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党的文献,5

中国现代图书馆专业的一个重要源头——中华教育改进社图书馆教育组的历史考察.李刚、叶继元.中国图书馆学报,3

20世纪30年代北京国家博物馆简介中国新闻界的冲突与融合.董爱玲.江西社会科学,10

从皇宫到故宫到博物院——纪念辛亥革命100年.李文儒.故宫博物院院刊,6

1901年—1921年中国近代教育的嬗变.陆玉芹.东北史地,4

民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阿布都力江·赛依提.西域研究,4

《妇女杂志》对近代都市女性生活的塑造和影响.王晓丹.学术探索,4

济南惨案期间媒体对日外交理念探析——以《东方杂志》为个案.陈国威.阴山学刊,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张学凤.中共党史研究,12

谈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精神.常松.安徽史学,2

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周洪宇、中国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3

中国近代华商广告观念的变革及动因.杜艳艳.厦门大学学报,4

多元会通,传统国家博物馆游览时间犹在——对1901年至1911年影响中国公共图书馆之传统观念评价不公的质疑. 汲言斌.图书馆杂志,1

延安时期中共在运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述论.王东维、张连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1

首家“女子书店”的出世和殒灭.赵雪芹.社会科学论坛,8

《新月》月刊与梁、鲁论争.史习斌.沈阳师范大学学报,6

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各地出版报纸刊物的指示(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党的文献,5

75年前的《新生》周刊事件.黄述斌.文史杂志,2

上海早期都市文艺先锋——《真相画报》.潘耀昌、徐立.上海大学学报,2

知识—权利视野下的孟学与民国教育.李锐.山西师大学报,6

40年代左翼期刊译介俄苏文学文论的时代特色.孙霞、陈国恩.湘潭大学学报,6

井冈山国家博物馆不预约斗争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及启示.李营歌.党史文苑,11

基督教会与福建近代特殊教育事业研究.郭卫东.福建论坛,12

媒体·视觉·性别——以清末民初天津画报女性生活为中心的考察.侯杰、李钊.南开学报,2

“贤妻良母主义”: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主流.肖海英.社会科学家,8

古田会议后的中央苏区红军图书宣传.王莲霞、罗小安.党史文苑,5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人民出版社.夏雨.文史杂志,3

《红色中华》与《青年实话》之间的一段公案评析.陈信凌.党史研究与教学,2

下一页

近代上海早期中文商业报纸的变迁——以《上海新报》为例.宋佩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3

“制造国民”:晚清历史教科书的政治诉求.李孝迁.社会科学辑刊,2

清末北京社会教育述论.刘晓云国家博物馆油画展览.北京社会科学,5

早期《新青年》的小说生产.高翔.北方论丛,6

20世纪上半叶川滇边藏区职业教育发展述论.姚便芳.西藏研究,4

格义与反向格义:《万国公报》中“圣号”之争.罗中.求索,4

民国商家对辛亥革命的特殊纪念——“双十节”广告与“广告”双十节.郭辉、罗福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5

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综述.万妮娜.理论与现代化,2

1 2 3 4 5 6 7 8

论新桂系时期广西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唐咸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报刊出版利用.徐寿芝、薛大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

场域视角下的民初第一小说季刊《小说大观》.王利涛.海南大学学报,1

您在第6页

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黄旦.学术月刊,12

中国现代新国家博物馆游玩时间闻传播思想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朱联营.延安大学学报,6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起点.周振华.江淮论坛,6

青社同人刊物《长青》.徐晓红.新文学史料,4

文明野蛮话语在清末媒体上的表达与传播——以《大公报》为中心的观察.冯志阳.史林,5

从《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李守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1

早期商业传媒消费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以《申报·自由谈》为例.许祝生、何海巍.学术界,12

新图书馆运动中的终身教育思想.吴稌年.国家图书馆学刊,1

论民国时期的盲聋哑特殊教育.谢新农.湖北社会科学,5

《文艺座谈》的“作家生活专号”.管冠生.鲁迅研究月刊,3

论辛亥革命前后中小学修身教科书的演变.吴亚玲.国家博物馆怎么预约史学月刊,5

《点石斋画报》与文化史研究.叶汉明.南开学报,2

总政治部关于加强我军对外宣传工作的指示(一九四四年四月一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党的文献,5

中华苏维埃时期媒体对于干部腐败现象的舆论监督——以《红色中华》为论述中心.孙云、潘锦全.深圳大学学报,2

近代科学救国思潮与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朱华.史学月刊,12

“读者论坛”:《新青年》一个不可忽略的言论空间.陈方竞.汕头大学学报,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及其启示.白鹤.延安大学学报,4

昔日“开明”育才育人——对开明书店出版物的点滴寻思.陈华东.社会科学论坛,5

中国抗战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冯艳.沈阳师范大学学报,4

长沙《大公报》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喻春梅国家博物馆闭馆时间.湘潭大学学报,3

民国社会教育论纲.杨才林.甘肃社会科学,2

民初《中央新闻》案述评.杨晓娟、申和平、康红.河北大学学报,2

辛亥时期的先锋画报:《真相画报》.徐立.出版史料,4

晚清上海小报与读者的联系——以《游戏报》和《消闲报》为例.何宏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4

舆论传播与五四学生运动——以五四时期《京报》为中心.王康.安徽大学学报,2

从红中社到新华社.万京华.百年潮,8

双语教育:清末川边藏区兴学之关键——兼谈清末川边藏区双语教育的基本模式.姚便芳.西藏研究,1

中国旧海关出版物评述——以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为中心.吴松弟.史学月刊,12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评介.王鹏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6

故宫博物院早期权力制衡关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系.吴十洲.故宫博物院院刊,5

《工人周刊》创刊时间的考证.李自华.北京党史,4

中保坊——废墟上建起的书店弄.俞子林.出版史料,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与政治社会化.李祥兴、程晓敏.山西师大学报,1

中国职业教育的产生及其启示——基于近代人才观念的变迁.闫广芬、曹莉艳.天津大学学报,5

从话语媒介到“文学场”——以《笔谈》杂志为中心的史料考察.韩晗.汕头大学学报,5

一体化:《新月》月刊的传播方式.史习斌.湖北社会科学,10

理想出版的困境——以未名社的成立与经营实践为例.秦艳华.新文学史料,3

浅谈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郭云涛.党史文苑,8

尾页

《贩书日记》及记时考.王晓娟.文献,2

宏词贯古今——对《遐迩中国国家博物馆时间贯珍》的分类研究.花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8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报的决议(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七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党的文献,5

民国边疆刊物《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述略.成飞.西藏民族学院学报,5

“中立”与求新:晚清《直报》概说.李喜所.南开学报,1

《尝试集》的问世与再版.陈方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3

民初公民教育兴起及思想的导入与传播.田海洋.求索,9

继承和发扬开明书店的优良传统——为开明书店创建八十五周年而作.王久安.出版史料,2

国际大都市的想象与诠释——作为符号的《良友》画报及其文本.於红梅、潘忠党.开放时代,2

近代军事学期刊的创办及其学术功能——以《(浙江)兵事杂志》为例.侯昂妤.军事历史研究,2

延安北京国家博物馆图片解放社版《列宁选集》初考.王保贤.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广播电台工作的通知(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党的文献,5

1920年代《中国青年》对民众运动的宣传.张丰清.史学月刊,7

承辛亥遗志

政学分合与知识生产: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刘超.安徽史学,5

清季十年主要报刊对“中等社会”的认知.李硕、郭建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3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华社特约记者给各地的通知(一九四六年十月四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党的文献,5

《东方杂志》的词汇语料学价值.杨霞、李东霞.河北大学学报,2

从《新青年》看中国书籍设计的现代转型.万长林.云梦学刊,4

抗战时期山西晋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国家博物馆怎么预约研究.董玉梅.历史教学问题,5

















































































白癜风早期症状能彻底治愈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jbjj/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