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国家博物馆成立书画院,是否意味着

博物馆头条按:

国家博物馆9月19日对外发布消息:范曾应邀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据了解,年,书画院在国博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王春法馆长要求书画院在未来建设中要服务好老一辈艺术家,建立机制,联络在学术上、艺术上有造诣的国内外专家。范曾鼓励书画院的中青年专家努力创作国家级水平的书画精品,希望国家博物馆更好地将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进行内外展示。

详情请看国家博物馆“小博”的报道:

范曾应邀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

聘任仪式

话题探讨

我们知道,按照国际博物馆界近年来的通用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这个定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形成的共识——博物馆传统的、基础的五大功能包括:收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

◆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

◆关于博物馆的定义及其职能的诠释,各国有着不同的定义,基于上述“收藏、研究、展示”等基本职能,“博物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新认知”。

◆国际博物馆协会从成立之初以来,就在不断的根据时代变化适时地修改关于博物馆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需要,博物馆将不断被赋予新的职能和使命。在新的背景下,国家博物馆新成立的书画院,是否意味着博物馆已经承担起“第六职能”——创作?

在传统的认知上,博物馆里的藏品一般是“古人”或者现当代大家创作的艺术精品,这些藏品(展品)的作者要么是“技艺精湛的工美大师”,要么是“经典流传的书法、绘画大家”,博物馆自设机构往往不参与“创作”,也没有能力参与“创作”。

由博物馆、美术馆来主导主题性艺术创作,是一种体现时代特色的美术创作及展示新的存在。实际上,以笔者数十年博物馆展览研究与实践经验来看,博物馆展品中的新“创作”不只是“书画”的创作,相当数量的“高质量的艺术品展项”已参与到博物馆的展览陈列中。

◆博物馆展陈的设计布展的是一项涉及多专业的系统工程,需在特定的空间内,合理有效地将基础装饰、空间环境、图文版面、展柜展台、场景、艺术品、多媒体、科技互动、专业照明、导览导视等多个专业和不同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

◆“艺术品展项”涵盖了国画、油画、壁画、全(半)景画、雕塑、传统工艺美术、装置艺术等多种专业表现形式,其丰富的表现方式已成为博物馆展陈中必不可少的形式语言。

越来越多的展览以“艺术化的”陈列手法,呈现着空间语言的艺术性、时代主题的思想性、展品形态的科学性。

大家意识到:“艺术品展项”不仅仅是视觉传达的有效方式,更加是传承优秀民族艺术的有效途径,“艺术品展项”也是定义国家价值和传递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它与文物藏品一道,共同体现着博物馆的叙事策略、丰富着场域的空间调性、诠释着展览主题和精神内涵,增添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价值。

实际上,正如业内权威专家安来顺在年所言,当前政策环境下,博物馆存在着潜在的转型和升级,可能面临的两个方向:一是转型,博物馆社会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包括资金来源,决策管理,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战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等;二是升级,博物馆功能体系的全面升级,博物馆传统、基础功能之上,进一步的“外化”,比如收藏对象、研究阐释外、陈列展览、专业化发展等。

“收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之后的“创作”,是发展风向(第六职能),还是特殊存在?本文抛砖引玉,欢迎博物馆学爱好者留言交流。

相关阅读:

博物馆定义再思考:知名学者共议新时代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术大咖聚焦人类学视野下的收藏、展示与诠释

综述: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成果丰富:联盟筹建学术盛宴

现场: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今举办南京市博物总馆高朋满座

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在国博举行共商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领航新时代博物馆发展:故宫国博和各省馆长最新表态!

博物馆头条线上产品矩阵

博物馆,点我聊!

折彦龙主编

赞赏

长按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云南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gcjp/7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