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6日,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今天,是我们树人学子北京研学游的第三天。下午,在董校长和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兴致高昂地参观了北京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它结合了历史与艺术、古代与今朝,是中国文化的宝库,更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源。
捧着笔记本、端着照相机,我们满怀激动之情步入了展馆。一时间,各时期精美的文物展现让同学们惊叹连连。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它被珍藏在博物馆的三层。步入展厅,同学们便被厅内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了。只见一座体形庞大的鼎,矗立在展厅的正中央,仿佛正在守护着国家博物馆的安宁。
同学们凑上前去,小心地观赏这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一道道精美的花纹仿佛在展现商朝当年的繁华;一片片斑驳的锈片似乎在感叹历史的沧桑。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年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祭祀其母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同学们认真地记录着,董校长和班主任王久江老师不时地给予大家指导,更为我们补充了不少知识,在历史的熏陶下,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我们小组重点参观了“复兴之路”这一主要展馆。泱泱中华、千百历史,积淀着无数优秀的文化。可惜,在清政府的没落中,中国的历史地位不复存在,中国成了“屈辱”与“落后”的代名词。然而,中国人民却是伟大而又不可战胜的。先后,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重现辉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复兴之路”通过“中国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道路”、“中国共产觉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五个时期的不同历史画卷,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复兴的完整过程。
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物,仿佛将我们拉回了那个血腥而痛苦的年代。站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油画前,站在蒋介石、瞿秋白像前,听着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呼喊,同学们心潮澎湃,如果我们也能回到那个年代,我们也愿杀敌报国,让中国永立于世界之巅!
参观激起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是啊,五千年的的中国文化,需要我们去学习、传承、护卫。同学们都将铭记于心,今天中国的辉煌,浸透着昨日奋斗的鲜血,而中国明日的进步,更要以当今的奋发图强来奠基!
半日的游览,同学们收获很多,学到的不仅仅是中华的悠久历史,更树立了强国奋发的志向。从今天起,“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历史使命,必将牢牢镌刻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小伙伴们一起去国家博物馆
感受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小伙伴们仔细观看
认真记录
班级合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