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实施进行的我国美术界的一大盛事,该工程历时5年创作,以中国通史为结构脉络,选取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史实,涌现出的历史人物和文明成果作为主题进行创作。集中创作一批具有艺术性、文献性、技艺精湛且能够传之久远的精品佳作,数量约为幅/件。
《朱载堉与乐律全书》主题就是其中之一,由故宫博物院冯崇利老师和北京服装学院邓柯老师所创作。
时空深远、诗意无限,大音希声、怡淡浩然。这是作品中要追求的一种感受。
朱载堉晚年自称“道人”,他“务益著书”淡泊隐居。在雕塑构思中,人物端坐于均准前,右侧是其毕生研究之精髓——《乐律全书》,他“凝神定气,心包太虚。下颔微含,虚领顶劲,双目垂帘,沉肩坠肘,手若抚云。”与弦准演奏的起势相合,将精神性引领到更为深远的时空里,我想,当我们遥望历史长河,追寻这样一个直率怡淡的背影,这个时空是深远的。雕塑应具备这样的时空感,更应是诗意的,雕塑的无声更唤起对这音律的遐思,仿佛就在耳畔,又相隔于时空,那般遥远。
雕塑创作以深远、空寂为造型基调,形体的比例与尺度是严格要求的,要尽可能的单纯、简练、而又实在,形体是寂静的,它回归于自然,有着意象的美,圆融而又挺拔,拢合气场,雕塑中的圆盘形,正好体现了这人与自然有机共同的存在,圆盘并非底座,而是朱载堉创建的十二等程律所付诸的旋宫实践,即乐律的旋宫转调图。它终于复始,循环无端。它的比例形成空间里平远之感,仿佛空间气场可以不断扩展开来。同时,这个圆,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精神外化,一种圆融的生命境界,一种浩瀚的宇宙意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中的诗性塑造和哲学思考。
本文章转载于朱载堉纪念馆
欢迎阅读,谢谢收看
白癜风那里能治好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