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地历史悠久,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就是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而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4个(秦、西汉、隋、唐)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而在“国家宝藏”中,陕西历史博物馆也拿出了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象征秦国军权高度集中的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虽然这三件国宝精美绝伦,但观众却认为陕博这次太谦虚了,没有拿出压箱宝。但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原来其它馆的镇馆之宝正是来自陕西,而且这次国博拿出的陈仓石鼓也是来自于陕西大地!怪不得陕博这次会这么低调,原来其它馆已经代它用压箱宝来参加竞选了!比如石鼓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公元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外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猎碣》。以籀文分刻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其字已多有磨灭,其第九鼓已无一存字。战国商鞅方升是一件战国中期的青铜器,高2.32厘米,通长18.7厘米,容积.15毫升。斗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方升外侧有铭文三十二字,记载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年),大良造“鞅”颁布标准计量器,以十六寸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其中“大良造鞅”就是商鞅。此器初置于“重泉”(今陕西蒲城),后转发至“临”(今河北临城)故而这件器物被命名为商鞅方升,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之后辗转多地。最后在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寄出一封信:“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国家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