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定胜糕八音盒春节怎么过,博物馆

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受访者供图总有人抱怨年味儿越来越淡,有没有可能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谁能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除了操心文物,还操心年夜饭。近日,国博和老字号全聚德联手,上架了一款全家福金汤佛跳墙礼盒,内含鲍鱼、海参、瑶柱、猪蹄筋、花胶……从那卷“朕知道了”胶带开始掀起的博物馆文创风潮,如今几乎成为各家博物馆的标配,春节市场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春节吃什么、用什么、玩什么,博物馆提供“从文物来、到生活去”的解决方案。吃是一件大事,博物馆也这么认为“每逢佳节胖三斤”,尤其是春节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博物馆文创也看中了这个好时机。“饮食文创和其他文创的不同之处在于,好看和好吃必须同时满足,对设计创意有更多要求。”国博饮食文创负责人廖飞说,“进到国博的观众,可以喝到嫦娥奔月拉花的咖啡、吃到大盂鼎模样的雪糕,设计成便于携带和物流配送的新春礼盒,希望让没进博物馆的人也能享用。”廖飞介绍,金汤佛跳墙的外包装取材元素为国博馆藏《宪宗元宵行乐图卷》,描绘了明成化年间宫中过节时热闹的气氛。佛跳墙又名“福寿全”,寓意美好,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有近两百年历史。春节期间,“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将在国博展出,吃这件小事,反映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除了佛跳墙,国博还推出了一款“元宵行乐图新春茶点”礼盒。灵感依然来自《宪宗元宵行乐图卷》,画中一个货郎担最引人瞩目,南北通货,琳琅满目,小孩相拥而上,正是最喜乐的一幕。良渚博物院最近也推出一款“良渚定胜”礼盒,把良渚元素和杭州的中华老字号“知味观”的传统小吃定胜糕相结合,用的、吃的,一套配齐。器皿设计来自良渚文化的黑陶豆,釉色采用了良渚嵌玉漆杯的红色,金色贴花则来自良渚陶器纹饰。良渚文创负责人熊磊说:“红色有过年的气氛,也呼应‘定胜’主题。良渚文创产品在年礼礼盒的加持下,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进一步将良渚文化带入更多人的视野。”源于古代艺术,走入现代生活长期致力于博物馆研究的上海大学教授潘守永,最近也被各家博物馆的春节文创看花了眼。他发现,博物馆文创进军的新领域越来越多,连电动牙刷都在其中。上海博物馆近年来每到春节,都会推出当年相应的生肖展,并从展品中挑选文物作为灵感来源,创作系列文创产品。虎年将至,这次挑选的文物之一是河南磁州窑的虎纹瓷枕。陶瓷虎枕是金代流行的一种特色生活用具,还有着吉祥、辟邪的寓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主张,虎头枕可以治疗睡眠相关的疾病。上博提取了陶瓷虎枕的图案元素创作了居家毯,试图传达出磁州窑的野逸画风和虎纹中的民俗趣味。上博文创中心副主任冯炜说:“我们想传递一个家的感觉。瓷枕是冰冷的,但是毯子柔软、温暖,可以做挂毯、做桌毯,或者干脆围身上当披肩。”冯炜坦言,做了这么多年的文创,创新并不容易,何况还有“春节”这样一个节庆的限制,“在不违背传播博物馆文化、讲好博物馆故事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文创产品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源于古代艺术,走入现代生活”。博物馆文创的客群主要是年轻人,所以,年轻人日常用什么,上博文创会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gcjp/14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