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丨国家博物馆藏商代青铜牛器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www.csjkc.com/yyjj/m/612.html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青铜器卷(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国博馆藏国之重器:首次集结

传说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以为传国之宝,鼎移则王朝易主。鼎彝被称为“礼器”,在先秦时期是贵族等级身份的标志。而这种制度在西周臻于完善,对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今天,要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首推的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了。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青铜器收藏重镇,国博馆藏的青铜器,不论从数量、时代跨度、器型种类,还是保存的完好程度来看,都相当可观。

近几年来,国博首次对馆藏青铜器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的整理著录、深入研究,并将整理、研究的成果汇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全面展示国博所藏国之重器。

商代分卷:时代最早,体系完整

国博藏有余件商代青铜器,数量可观,种类丰富,每类均收藏有典型器物,体系完整,此外,还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赫赫有名的商代青铜器。这本商代分卷全面展现了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青铜器的魅力。

全书共收录精选的青铜器组,分类编排,每类均收藏有典型器物,体系完整,此外,还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赫赫有名的商代青铜器。

书中的每种青铜器都有整体高清大图,及必要的细部照片和铭文拓片等,并用文字详细介绍了器名、时代、流传等基本情况,描述和说明其形制特征、艺术特点以及研究现状。国博青铜器的魅力就在于收藏有很多考古发掘品,经过专家的研究,可以作为标准器来看青铜器形制的流传演变。

book

今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牛年,为此,我们决定向大家推荐一本很“牛”的书——《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的商代分卷,并带领大家寻找书中的“牛器”。

祝愿广大读者朋友们,牛年大吉,万事如意!

笑脸:人面纹钺

“国博宝藏”:与馆藏文物的“零距离”接触

作为保存中华文物最多最全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对于大家来说,逛个一次两次是无论如何也逛不完的。就算有时间逛上个几次,并非专家的我们也未必能看懂那些浩如烟海的藏品,更不要提透过这些藏品看到它们隐藏的文化内涵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为了帮助大家看懂国博宝藏,来自馆内的文物专家们,专门撰写了这套“国博宝藏”丛书(全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带领读者与馆藏精品文物“零距离”接触,细数这些文物隐藏的秘密,教您看懂国博。

国博馆藏“牛器”

在农耕文明时代,牛与人类关系亲密,是人类忠诚而可靠的伙伴。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与牛有关的形象,比如牛首、牛角,很早就被运用到了器物的设计之中。譬如: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以前叫司母戊鼎,现在一般都改读为后母戊鼎了。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后母戊鼎是商王为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太后,所铸的礼器。这件礼器,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4公斤,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腹壁四角均饰有首无身的减省形饕餮纹,以凸起的扉棱为鼻梁,上角饕餮纹的双角作粗大的牛角状,形似牛首。两耳下部饰牛首纹。(详细说明,请看本书第41-43页,编号14)

三牛首六鸟饕餮纹尊

三牛首六鸟饕餮纹尊,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肩部饰浮雕三牛头,可以看到它的“臣”字形目,尖角,栩栩如生,肃穆中又带有憨态。每个牛首上各立一鸟,牛首间也有三鸟相间而立,又装饰有饕餮纹,所以叫三牛首六鸟饕餮纹尊。(详细说明,请看本书第-页,编号55)

饕餮纹鬲

饕餮纹鬲,年购藏入国博。该鬲深腹分裆。腹部饰简省形饕餮纹,以突起的弧形扉棱为鼻梁,“臣”字形目,牛角形尖角,头顶、耳后均有立刀状纹。(更多内容,请看本书第51-52,编号19)

其他“牛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gcjp/14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