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和4月28日,我校高二文科班分别前往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故宫和国博均坐落于长安街上,而故宫位于紫禁城内,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与建筑文化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除了中轴线三大殿这样基本的景点之外,与之前不同,这一次学生们的参观加入了角楼部分。
在角楼,学生们着重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最特色的“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也是最区别于西方建筑的特色结构,突出了古时候匠人的智慧。另外,学生们还了解到了关于“屋脊兽”的相关内容,屋脊兽象征了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这样的制度严格而且规范,象征着皇家至高的威仪。同时在故宫,有古书画、钟表馆、珍宝馆的展览,加上整个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涵盖了几乎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的文物门类。通过研学,学生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可触摸的感受。
国博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48个展厅展出的“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以及青铜器、佛造像、钱币、瓷器、石刻、革命文物、现当代美术作品等十多个专题展览,使它成为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丰富,类型多样,分门别类,精彩绝伦。走进国博,看到的是华夏民族的发展史,无论是艺术类还是文化类,工艺之精美令人赞叹。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而在故宫和国博,我们读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所学课本内容相呼应,有了类似器物的感官刺激,加强了对课本内容的直观印象,师生们感叹于中华文化的雄厚,受益匪浅。
撰稿:夏冬萍
图片:高二7、8班学生
编发:胡亚男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感谢您的阅读,北京十九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