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世纪风雨辛酸路珍贵照片道出尘封的新

如果你行走在新西兰街头时曾留心观察过往来的人群,那么不难发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同肤色的面孔,来自不同族群和国家。

移民国家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然而,你知道第一代新西兰中国移民的故事吗?你知道他们是谁,又是如何到达新西兰的吗?

让天维菌和大家一起补补这些有趣的历史课。

年,一名叫黄鹤廷的广东人从新西兰南岛北端的尼尔森登岸,成为第一位移民这个国家的中国人。

他最初担任一位医生的管家,后经营马车运输、牧场地产等行业。年,已是富商的黄鹤廷正式成为新西兰公民。黄鹤廷一生先后娶两位欧裔女子为妻,育有四名子女,以百岁高龄终老。

▲图为黄鹤廷肖像;年11月;摄影:WE布朗;尼尔森省博物馆,布朗藏品集,编号:。

▲黄鹤廷的第二任妻子爱琳;摄于年

▲第一位移民新西兰的中国女人玛蒂尔德·罗·姜的肖像,摄于但尼丁;年代不详;摄影:佚名;新西兰长老会档案研究中心藏品,编号:A-L-1.8-7。

然而,黄氏的移民经历并不具备普遍性,其实,大量中国人移民新西兰的历史比其推迟了20余年。

一切,开始于黄金。

年代,新西兰南岛但尼丁城附近发现大量金矿,由此引发了奥塔哥省中部地区的淘金热。

▲图为奥塔哥陶克迈理若河畔正在淘金的华工;约年;摄影:赫伯特·戴沃尔;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品。

年初,第一批广东籍华工出现在南岛奥塔哥金矿场,他们为经验丰富的淘金工,一行12人。应当地商会组织特别邀请,他们其实是从塔斯马尼亚海对面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金矿区辗转而来。自此,新西兰华人的历史全面揭开。

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亦是业余摄影师的唐愿高牧师以其广角镜头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两名奥塔哥淘金华工与唐愿高的助手麦沾恩牧师;年代不详;摄影:唐愿高;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麦沾恩收藏集藏品,编号:1/2--F。

▲唐愿高牧师正在向华工宣教;约年;摄影:唐愿高;新西兰惠灵顿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麦沾恩收藏集藏品,编号:1/2--F。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华人的历史甚为相似,早期移民新西兰的华人主要源于广东;华工最先远赴加利福尼亚淘金,其后,他们的身影陆续出现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各地金矿场。华人大批到来,引发白人主宰的新世界四国开始制定实施一系列排华法规法案,以控制华人移民。

直至20世纪后半叶,四国政府分别顺应其多元文化社会发展趋势及经济需求而渐次调整移民政策,主要表现为摒除种族歧视成分的陋规,吸纳非欧裔专业人士及家庭团聚类移民,四国华人人口才终得以激增。

▲早年华侨华人们以种植果菜、开洗衣店、经营餐馆为生。图为惠灵顿码头;约年;摄影:伯顿兄弟摄影室;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编号:C.o。

在众多中国移民中,有一位徐肇开,年他由澳洲到达新西兰谋生创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在新西兰的徐肇开家族已历经6代,有约人。他们家族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华人在新西兰生存发展的缩影。

▲图为华商徐肇开肖像;约年;摄影:伯顿兄弟摄影室;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底片编号:1/2--F。

在新西兰的华人,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新西兰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新西兰百科全书》记载,曾有一位来自广东名叫周祥的,在从事白木耳出口大获成功后,从事乳制品生产和贸易。

年,他在英国伍德和艾森各设立一处商号,把新西兰的奶油出口英国,他是新西兰第一位有效利用制冷技术从事奶油加工出口的企业界人士,被视为新西兰乳品产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图为周祥家庭合影;年;摄影:佚名;普可阿利基博物馆藏品,编号:PHO-。

正如前文所说,早期淘金华工主要来自广东乡间,最初因生活所需在住所周围种植蔬菜。所以,淘金热结束后,蔬菜种植成为新西兰华人的主要职业。

至20世纪初,华人经营的菜园几乎分布在新西兰的每个市镇,此后他们同乡的亲友陆续移民新西兰,在菜园中工作。

▲图为经营蔬果店的华人家庭;约年代早期;摄影:佚名;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底版编号:1/2--G。

▲美美(译音)小姐;年;摄影:布莱恩·布莱克;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藏品,编号:C.。

▲石南花号船板上的水手;约年1月17日;摄影:《晚间邮报》;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编号://10-G。

▲白鸽票房外的晨晖,塔厘纳基街,惠灵顿;年;摄影师:莱思·克列伍兰德;鸣谢彼得·克列伍兰德;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底版编号:1-。

▲中国京剧团访问新西兰期间在奥克兰演出剧照;年;摄影:汤姆·哈金斯;汤姆·哈金斯藏品。

至年代,华人日益融入新西兰社会,生活习惯逐渐本地化。在新西兰长大的华人后代从小接受西式教育,这成为他们步入主流社会的途径。

▲图为赌马者,川萨姆赛马场,惠灵顿;年;摄影:安思·怀思特拉;鸣谢安思·怀思特拉;斯威特画廊收藏。

▲考特内汽车站,惠灵顿;年;摄影师:约翰·戴利;鸣谢玛姬·威尔金;约翰·特纳私人收藏。

▲图为一对华裔新人;年;摄影:罗纳德·伍尔夫;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藏品,编号:O.。

是谁揭开了这段历史?

新西兰华人的历史除了极少数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外几乎不为公众所知。

一个偶然的机缘促成,两位新西兰学者决心合作尝试一件学者通常无暇着手的事情。

李海蓉自年开始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行有关新西兰华人的社会史研究。

年,她和新西兰著名摄影史专家、策展人JohnBuntyTurner决定以精心挑选的艺术照片完整呈现新西兰华人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JohnBuntyTurner担任新西兰《摄影论坛》杂志主编,在奥克兰大学伊莱姆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执教40年荣休后,他选择在北京定居。于是,一场曲折艰辛的旅途就这样从北京启程。

他们开始以电话、电子邮件、面见的方式联系新西兰全国各地收藏机构及个人收藏者以获取版权许可用于展览及图录出版。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不懈努力,他们最终在上万余幅照片(包括底片)中精选出余幅,促成了《异域拾珍-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影像展》,并与今年10月21日至年1月21日,在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

天维菌希望,通过这些新西兰摄影师历时一个半世纪的影像记录,我们可以用比文字更直接、更真切的方式,了解新西兰的华人历史,回顾华人为建设新西兰所做出的努力,去感受属于华人的新西兰历史。

身为华人,我们很骄傲:)

来源:腾讯在线影展年第95期

历史影像中的新西兰华人

?你在新西兰的好朋友?

合作/推广请邮件至marketing

skykiwi.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njs/3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