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主讲

1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中国是第三个从月球采样回来的国家,本次采回的月球样品将有三类用途,第一类,取样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第二类,为能早一点与公众见面,有一部分月球样品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第三类,依据国际合作的公约和多边双边的合作协议,中方将发布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可能作为国礼相送。

1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图片来源:文博头条近日,重庆市南岸区文化旅游委发布预告: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和游客可到重庆南岸体验不一样的“故宫文化”。纪念馆开馆后,“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工作南岸区00年实施的30个重点项目已完工7个,另有1个项目开工,11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以修旧如旧为原则,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在设计中延续原有建筑多样化的材料特点,重新修复青砖墙面、青瓦屋面,将夯土墙以现代技术重建,既保留开埠建筑特色,又引入故宫文化,以图文与实物结合的形式还原真实历史,展示南迁史实,以“文化中心和共享中心”为理念,进行古今碰撞,文化融合,让更多的人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感受开埠建筑和安达森洋行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设立于年,旨在表彰个人及公私部门在保护或恢复区域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场所和不动产方面取得的成就,以鼓励个人参与及公私合作,保护本地区的文化遗产,造福于今世后代。该奖项每年举办一次,分为文化遗产保护和遗产文脉下的新设计两大类,共设五大奖项,有助于改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组成、文化遗产管理的利害关系,以及文化遗产对城市、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贡献方式等方面的认知。获奖的项目是区内文物古迹保护技术的基准,亦是该地区文物古迹保护活动的催化剂,可推动其他所有者保留历史建筑。本届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共收到57个参赛项目,这些项目来自澳大利亚、不丹、中国、印度、印尼、伊朗、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国家与地区,是历年参赛数量中最多的一届。本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所获得的“创新奖”(AwardforNewDesign),旨在鼓励遗产环境中将建筑设计与历史融合的优秀建筑。1月19日(周六)14:00—15:30,《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六讲线上开讲。该系列课程由新华网客户端、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博物院》杂志协办。本次讲座题为“考古所见黄河中游地区文明的的起源与形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主讲,讲座讲从距今约一万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讲述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考察社会是如何从平等的社会,到开始出现社会贫富贵贱的分化,再到阶层分化加剧,导致出现王权和国家,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届时观众可通过新华网平台在线观看。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六讲海报

图片来源:艺术博物馆杂志

欧盟委员会近日任命欧洲博物馆组织网络(NetworkofEuropeanMuseumOrganisations)为文化领域的气候公约大使。该组织将同其他组织和个人一道,促进00年1月16日发起的欧洲气候公约(EuropeanClimatePact)的实施。欧洲博物馆组织网络计划官伊丽莎白·罗森堡(ElizabethRosenberg)在该公约框架内代表该组织。公约呼吁各组织、社群和个人参与气候行动,建设一个更绿色的欧洲。作为欧盟委员会1年前启动的《欧洲绿色政策》(EuropeanGreenDeal)的一部分,该气候公约提供一个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围绕气候危机分享信息、展开辩论和采取行动,并成为日益壮大的欧洲气候运动的一部分。

南京博物院:1月6日,南京博物院特展馆楼8展厅将举办“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展览分为“宋元:格物致知翰墨游戏”“明:院体富贵文人野逸”“清:南昌激越毗陵优雅维扬奇异海上恬美”“二十世纪:写生之趣写意之韵”四部分,浓缩地勾勒起花鸟画发展之路,可谓浩浩荡荡,绚丽夺目。展览将持续至01年3月8日。

“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海报

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梅尔尼科夫美术馆:1月18日,“七十以后——周轶华绘画作品展”在上海梅尔尼科夫美术馆开幕。周轶华先生七十以后,心血来潮,开始自娱自乐,一门心思从事风景与花卉的写生和创作,不曾想到插柳成荫,竟得累累硕果。他不拘形式和手法,先后创作一百多件小幅风景,辑成《周游散记》,又创作花卉静物一百余幅,集为《艳花随笔》。此次参展的,正是从上述两本画集中遴选而出的作品,分为“周游散记”与“艳花随笔”两个展览主题。周先生的绘画作品吸收了俄罗斯写实画派与法国印象派的手法,画面宁静,笔调沉着,又不失轻快,让人们观赏后有一种愉悦和安宁的享受,也非常强烈地呈现了一位八旬老人祥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七十以后——周轶华绘画作品展”海报

图片来源:梅尔尼科夫美术馆

无锡美术馆:1月日,由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画写初心·无锡市书画院艺术家年度作品展”将于无锡美术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01年月5日。无锡市书画院赖辉、耿敏霞、陶缀、顾真真、郭瑞卿、王梦晗、李建鹏等7位在职专职画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赛事,两年来,共有11件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第二届插图艺术展、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第二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等国家级画展,其中件获奖(入会资格作品);67件次作品入选省级画展,其中9件获奖。本次画展集中呈现了7位在职画家和11位退休画家这两年新创作的成果。他们笔下的作品既有传统技法的彰显,又有现代感的突破与创新,他们的笔墨语言虽各具面貌,但笔下的作品都承载着新时期艺术家的责任担当,都饱含着对时代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艺术倾诉。

“画写初心·无锡市书画院艺术家年度作品展”海报

图片来源:无锡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1月18日,展览“臆象——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谱(-00)”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展览以“臆象”为主题,意在凸显粤、港、澳当代水墨“自出胸臆”的艺术特质及其与传统水墨之“意象”美学的文脉关系。而作为方法的“谱系”则是为了观察、梳理近二十年来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面貌,以进行阶段性的记录小结。相信策展团队从思想史与社会学角度对参展作品的分析研究能为观众提供诸多与以往不同的进入当代水墨艺术的路径。展览将持续至01年1月15日。

展览“臆象——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谱(-00)”海报图片来源:广东美术馆

梁铨《六柿图》色、墨、宣纸拼贴/cm×1cm/

图片来源:广东美术馆

朱尔·柯林斯·史密斯美术博物馆:美国奥本大学的朱尔·柯林斯·史密斯美术博物馆现展出展览“地下图像:半个世纪以来由女性创作的视觉艺术学院地铁海报”(UndergroundImages:AHalf-CenturyofSVASubwayPostersCreatedbyWomen)。展览通过展出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ofVisualArts)的设计与插画系为纽约地铁系统而创作的0幅海报,来体现平面设计领域的变化。0世纪50年代中期,视觉艺术学院寻求创新的策略来吸引学生,将其招生海报带到以前未曾深入的地铁站台。这些广告既引人深思又引人注目,还包括了路易斯·菲利(LouiseFili)和盖尔·安德森(GailAnderson)等传奇艺术家的作品。所有设计与插画系的从业人员都通过海报设计来探索图形艺术的可能性,并在公共舞台上打磨其个人观点。就像学院本身一样,视觉艺术学院的地铁海报是纽约市的标志,同时也激发了创造力与冒险精神。此展将持续到01年1月3日。

路易斯·菲利(LouiseFili)/海报:见证你的未来成长(WatchYourFutureGrow)年

?00ArtsPress,LTD

1月0日(星期日)14:00—15:30,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将举办学术讲座“从作品占领南京总统府格尔尼卡说起——主题性、历史题材创作及其他”。本次讲座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主讲,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主持,讲座将从陈逸飞作品《占领南京总统府》以及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说起,并从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及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与国外美术作品展览中甄选案例,来剖析和解读主题性、历史题材绘画作品的创作及相关话题,其中也将包含对状态与问题、目标追求等的探讨。

学术讲座海报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为了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连环画”艺术的宝贵经验,重回历史现场,中华艺术宫、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华师大出版社、大夏读书会、丽宝读书会等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特别策划了“连环画与社会主义文化”系列讲座。系列讲座将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主题内容将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出连环画大众的生活和社会的文化。本次系列讲座题为“王叔晖与‘新工笔’”,将于1月0日14:00—16:00在中华艺术宫举办,通过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观众将重回历史现场,感受“新中国的奋斗历程”。

系列讲座海报

图片来源:中华艺术宫

1月0日(周日)19:30,著名藏书家韦力将在浙江图书馆主讲“中国藏书家与装帧文化”。本讲座通过对芷兰斋自藏之本的梳理,试图对藏书家对古书装帧的所为做出归类,以此管窥这个群体为了美观和使用便利对藏本做出的加工。

文澜讲坛海报

图片来源:浙江图书馆

1月15日,00年度西藏考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关于“十三五”重要考古项目以及西藏考古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研究部署“十四五”期间西藏考古的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等7地市文物部门有关同志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宋新潮表示,西藏考古工作以实物资料深刻阐释了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不仅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西藏各级文物部门、各考古科研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西藏考古工作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强化规划引领,落实好《西藏考古工作规划(01-年)》,重点开展西藏考古资源调查,尽快构建起西藏考古学文化序列和年代框架;创新考古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多学科合作、多单位协作,强化现代科技应用,形成西藏考古工作合力;加强西藏考古队伍建设,补足专业人才短板;探索建立高原考古工作规范,加强考古工地管理,高标准配置考古设施装备,提升考古工作效率;重视考古成果宣传和转化,深入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考古证据和历史事实,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白玉杯高11.5厘米,于年出土于洛阳市涧西区曹魏正始八年墓中,它是曹魏时期难得的玉器精品,由和田玉材雕琢而成,玉质温润,三国时代推崇简朴的生活风尚,玉器也简朴自然,这件玉杯正是这一风格的写照。请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lyzn/9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