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寄语栟茶名家
丛志远照
丛志远,籍贯江苏如东栟茶,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年毕业于美国印第安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年至年曾为中国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师,现为美国新泽西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主任教授,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主任,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
明·董其昌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画旨》)他这一国论被后世奉为圭臬,因此,画家喜欢旅行以广知识、增见闻。然而,过去文人的行旅往往范围有限,所骑所乘都是农耕社会中简单的代步工具,所以,经常会囿于见闻而题写“天下第一江山”,因为他们看不到山外之山和天外之天,而惊叹孙悟空日行千里的本领。相形之下,现代的飞行器则不在话下。但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可能。基于改革开放,丛志远得以像同时代的许多画家那样跨越太平洋到了美国,开始了他一生中为了艺术的远行。
《永乐宫壁画之天丁力士》中国画.5×厘米年
《永乐宫壁画之持扇玉女》中国画96.5×65厘米年
远行者的艰辛只有远行者才能知道。比远行更为艰辛的是在一个不同文化的国度能够融入其中,而在融入其中的时候能够坚守则更难。丛志远这一代赴美求学的画家,在国内基本上都有稳定的工作和艺术上的成就。他在八十年代初就是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老师,早在年就有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他的工笔人物以及硕士论文广获师长辈和同道的好评。可是,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他还是来到了当时无数中国人梦幻中的美国,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从重新学习开始到留在美国任教,从印第安纳州到新泽西州,他先后经历了几所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他的专业转向,他走过了以前没有涉猎过的版画的学习、研究、创作与教学的道路。可以说,从20世纪初在美国学习和创作的李铁夫,到世纪末期中国留美学艺术的诸多学子,过去他们在美国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丛志远成为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的教授,与他同样能够在美国高校艺术教育中独当一面的华人美术教授,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沟通中美两国艺术交流的桥梁。
与其他在美国的华人美术教授一样,面对异域他乡,他们难以回避中西文化的撞击,更必须面对文化融合的现实问题。丛志远先后接受了东西方美术的双重教育,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体验了西方当代艺术的裂变,参与了东西方艺术革新和融合的实践,因此,当他身处东西文化碰撞的最前沿时,就有可能利用自身对于东西文化和艺术的理解,融合和创造出他独具个人特点的艺术风格,这是一条标志着文化身份却走在美国的艺术道路。丛志远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和追求已二十余年,从远行起步而远行,给人们带来了令人好奇和瞩目的沿途风光。
《夏日荷风》蓝膜凹版画90×60.5厘米年
《驭浪人》中国画×厘米年
来自中国的丛志远,他的艺术本体流淌着中国艺术的血液,闪现着中国艺术的灵魂。他认为一位艺术家只有博通古今,融汇中西,才能站在文化之巅,继往开来;才能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创造出艺术的永恒。他强调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只有不断从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才能创造出与天地相通、与宇宙共存的作品。他坚持心灵领悟是艺术家对世界和宇宙的直觉感受和精神超越,是一种个体的体验和瞬间永恒。他追求的是臻于生命个体的完善来涵养艺术的精神,而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意境,把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融为一体。
丛志远虽然身处一个艺术潮流不断翻涌的社会,可是,他从不随波逐流。他的作品一方面汲取中国南方画风的灵秀和潇洒,另一方面又追求中国北方画风的磅礴和厚重;一方面在作品中表达水墨画中的笔法与墨韵,另一方面又极力弘扬工笔重彩的精致与庄重;一方面力图展现东方内在的诗情和画意,另一方面又努力吸收西方纯美的肌理和形式。所以,在美国,他被认为是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在中国又被认为是远行美国的艺术家。他处于东西方艺术的边缘地带,又位于东西方的交叉路口,只有明确方向而不迷失,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并行之久远。
《艳阳天》中国画96×厘米年
走累了就该回头看看远离的印迹,丛志远六月回到国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他有生以来最大规模的个人作品展,这是他远行美国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他继续远行的再出发。展览分四个部分:一、传统与继承,包括临摹永乐宫、稷益庙、麦积山的壁画,以及传统题材的水墨画、石版画和凹版画。二、造化与心灵,有山东、浙江、四川和青藏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反映其生活的体验。三、碰撞与交融,到美国后创作的工笔重彩画,如篮球系列、风景画系列、系列。四、时空与穿越,集中了美国创作的版画,如即兴版画示范系列、中国历史系列、二战系列。这些远行的印迹表现了丛志远的勤勉和智慧,也表现了他从不懈怠的探索和追求,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看到他融合中西的努力。
除了艺术的成就之外,丛志远还有一些值得称道的艺术工作也是他远行道路上的重要亮点。年创建了全美大学第一所中国艺术中心。“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年被新泽西中美商会授予“中美文化艺术大使”的荣誉称号;年重新组建了“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并被选举为该协会主席;年和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创建了“跨越太平洋:与大师面对面”的中美艺术交通项目。
远行在于志,志存高远则以远行而努力;努力之远行,将以行远而达其志。衷心祝愿志远的展览成功。
年4月21日于北京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水》中国画80×厘米年
《挺进华北》中国画×厘米年
《千手观音》中国画×厘米年
《千手观音》(局部)
《具象中的抽象之六》中国画68×69厘米年
《具象中的抽象之七》中国画68×69厘米年
《山村秋色》中国画92×84厘米年
《梦之湖》中国画51×55.5厘米年
《岛之魂》中国画65×75.5厘米年
《晨霜秋色》中国画66×76厘米年
《大地回春》中国画66.5×76厘米年
《遥逝的辉煌》中国画92×厘米年
《威尼斯的早晨》中国画91.5×厘米年
《穿越时空》蓝膜腐蚀版画45.5×61厘米年
《宗教的重叠》铜版画45.5×61厘米年
《极乐世界》蓝膜凹版画94×厘米年
《生命的旋律》铜版画61×91厘米年
《山中的白云》蓝膜凹版画45×61厘米年
《灯塔晨光》独幅版画22.5×30厘米年
《荒漠野行》独幅版画22.5×31厘米年
《流逝的历史》独幅版画65×81.5厘米年
丛志远是咱大栟茶的一颗明亮耀眼的星星!同为栟茶人,为这位栟茶的伟大远行者点个
来源:美术观察
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白癜风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