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假
啦
!!
想好8天长假去哪里了吗?
是去大城市感受市井繁华,还是去山水间感受灵气?
但是十一出游,机票太贵,高速太堵,门票太贵
而且关键是人挤人。
最近小编被《那年花开月正圆》刷屏,
对古镇情有独钟
看惯了城市的繁华
找一处僻静闲适的去处
静静地感受时光
优哉游哉!
今天,小编就推荐你们一个好去处:
这里,是北京国际设计周门头沟分会场
这里,被誉为“活的博物馆”
这里,可以还原耕读传家的生活
这里,时光仿佛停止,留下的只有闲适
这里,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
这里就是:位于北京市门头沟雁翅镇西部深山中的碣石村。
东溪古
活的博物馆——碣石村碣石村建村于元末明初,村中巨石累累,望如碑碣,按照“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故称碣石村。碣石村有京西雁翅镇数量最大的古民居,保存了明清建筑遗风。最神奇的是碣石村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巴掌大点的地方,竟然有诸多的古井和古树,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
作为设计周的分会场,门头沟举办了以“设计+古村落”为主题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将首次带您走进具有门头沟特色文化、古村落资源、被喻为“活的博物馆”的碣石村。在这里可以“穿越旧时光”,可以还原耕读传家的生活,在地理风貌中找寻曾经的历史记忆。
01
一座活的博物馆,恍若穿越旧时光
碣石村是门头沟“活的博物馆”项目重点建设村落之一。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是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他们一直探索传统文化如何更好的表达和呈现,吸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了解、感知古村落文化,进而探索古村落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
据介绍,碣石村在村落的文化整体设计、游览线路文化包装,以及智慧地图的线上设计,都力图通过对古村落内部文化元素与历史信息的提炼,结合设计手段与现代科技的表现形式,为游客打造出可看、可听、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
02
历史与现代并进
“活的博物馆”传承北京文化之魂
碣石村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院落分布其中,古井、古树、古村落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围绕古村落保护与传承这个主题,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一直在摸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形态赋予更好的表达方式,吸引现代人走进、了解、感知古村落文化,进而探索古村落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交流窗口,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与综合价值,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
立足于门头沟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将古村落打造成为“活的博物馆”,对古村落进行整体性、活态性、原真性、延续性的保护,恢复其固有的生机与活力。
碣石村也是门头沟“活的博物馆”项目重点建设村落之一。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是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他们一直探索传统文化如何更好的表达和呈现,吸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了解、感知古村落文化,进而探索古村落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
03
提炼文化元素与历史信息
营造“沉浸式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
围绕古村落保护与传承这个主题,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一直在摸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形态赋予更好的表达方式,吸引现代人走进、了解、感知古村落文化,进而探索古村落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
于是,在“让古村落文化活起来”的命题下,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基于对碣石村乃至整个永定河流域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提炼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通过历史文化遗存的提升改造、品牌视觉形象的整体设计、游览线路文化提升和包装、制作线上智慧地图等方式,打造可看、可听、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碣石村文化活动中心是村民日常文化活动的重要地点,在此次文化提升工程中,设计师用抽象的线条将永定河流域文化主视觉以版画的形式绘制在了文化活动中心的外墙,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景观。永定河流域文化主视觉系统展示了永定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整个流域山川地貌,艺术化地体现了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古道、古寺庙及重要的文化留存。
依托古井、古树、古民居、巨石等碣石村元素,设计的一套古村落视觉形象符号,则是此次碣石村景观及文化提升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漫步在幽静的古山村中,结合传统古民居建筑形态、碣石村古井和耕读传家的文化特点设计而成的碣石村LOGO,由村中“古村”与“巨石”为设计灵感的标示牌,串联起古村文化景点的手绘地图,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家的眷恋与乡愁。
作为“活的博物馆”重要的组成部分——古院落(地主院)在修复过程中,充分尊重古建筑原有形态,手法尽量贴近原工艺,尽可能还原古建筑的原始风貌,以期给游客带来“原汁原味古村落”的观感。修复后的古院落,成为了永定河大西山人文地理影像志的展览空间。
“活的博物馆”进一步提升了碣石古村落的景观质量及美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结合碣石村古槐、古井还有古民居风貌创作而成的墙绘《碣石秋景》,及体现碣石文化传说的系列石绘《碣石六仙境》。漫步村落中,生机勃勃的村落与跌宕多姿的绘画相得益彰,令游客仿佛“穿越旧时光”。
04
承载历史传承文明,门头沟焕发文化魅力
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中,如何以地理风貌为载体,体现历史记忆和文化追思,一直是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重点。为此,门头沟区文委在“活的博物馆”项目打造过程中,持续在碣石村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文化活动,以期将景观与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播永定河流域文化。
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常蓉表示,永定河文化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核心部分,它承载历史,肩负传承。
“活的博物馆”作为示范项目,通过对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的挖掘提炼,用设计方式和科技手段展现文化,用工匠精神传承文化,唤醒大西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记忆,用更活态的方式打造永定河流域“活的博物馆”文化工程,让西山永定河丰富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文化魅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