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让你大开眼界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

博物馆,一座能够深刻解读该城市的最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在中国博物界,一般将规模比较大(国家级),藏品很珍贵,数量很多的博物馆称为博物院,譬如: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而一些省、市级的藏馆,就叫博物馆。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于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北京故宫是世界三大宫殿之一。

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的北宋风俗长卷,是画家张择端的唯一传世名作。绢本,纵24.8厘米,横.7厘米。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与物,牛骡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都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也为我们展现了年前的宋朝汴京城的盛世景象,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与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年由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合并组建。

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

《雪景寒林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佳作,绢本,纵.5厘米,横.3厘米。

这幅图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画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此图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

三、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年,原址在南京西路号旧跑马总会,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号。

镇馆之宝:王羲之《上虞帖》

《上虞帖》,又称作《夜来腹痛帖》。是唐朝人临摹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麻纸摹本。墨迹为王羲之晚年风格的草书,共58个字。北宋淳化三年(公元年),此帖被刊刻在《淳化阁帖》中。明朝时被录入《东图玄览》一书中。此贴虽是赝品,依然不妨碍它成为镇馆之宝。《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在笔法上,首先,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四、重庆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重庆人民大礼堂正对。其前身为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年6月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并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其新馆于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镇馆之宝:乌杨石阙

“乌杨石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石质砂岩,主阙高5.4米,进深1.7米,自下而上依次由脊饰、阙顶盖、上枋子层、扁石层、下枋子层、主阙体、阙基七部分构成。子阙高2.6米,重10吨。上雕刻有当时生活场景、神话传说、飞禽走兽。汉阙属祠庙或陵墓前成双成对的装饰性建筑物,是我国最早的仿木结构石质装饰建筑,对研究古建筑艺术、葬制有重要价值。此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阙。其仿木构建筑雕刻对于无一幸存的汉代木构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汉代雕刻艺术神韵。五、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和保存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国宝,馆藏文物从夏朝一直到清朝甚至包括炎黄远古时期,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涵盖了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号,始建于年,总占地总面积达16公顷。

镇馆之宝: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据说是清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原来摆放在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故宫永和宫。翠玉白菜由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石雕刻而成,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菜叶上头还有两只小虫,一只蚱蜢,一只蝈蝈。这棵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滋润新鲜,许多人到台北“故宫”,第一个要看的就是这棵“菜”。翠玉白菜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六、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始建于年,主楼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为原俄罗斯商场旧址,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

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

这件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于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铜龙为黄铜质铸造而成,它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设计构想及雕塑水平高超。龙呈蹲坐式,龙首微扬,张口似吟啸,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其爪飞踏瑞云,瑞云与后腿相连,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与地面相连,龙尾上翅向外卷曲,龙首、肩部和四肢饰有卷鬣,威武雄姿,亦动亦静,浩气凛然。在龙的前右腿、尾部及瑞云处有以双向分开的扁锭残迹,当时与它物相连接固定而铸。可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铜坐龙堪称金源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一种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七、吉林省博物院

吉林省博物院,年建馆,年,随省政府迁至长春市。6年4月28日,吉林省博物院新馆开放,新馆位于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顺路号,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镇馆之宝: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高11.4厘米,口径13厘米。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八、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号,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目前有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镇馆之宝:《瑞鹤图》

《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书画中的珍品,难得的是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图中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瑞鹤图》,不仅具神性的光辉与君主的华贵,也有仙音袅袅、高雅灵动之感。一方面,皇宫殿宇端端正正置于画面下方,均衡对称,留出三分之二湛蓝天空,正大光远,大气天成,颇具皇家风范。围绕殿宇的祥云打破屋宇水平线,稳重端庄的画面于是气韵流转,一派天趣。另一方面,仙鹤有表明志向高洁、品德高尚之意。停留在屋顶上的两只仙鹤,袅袅婷婷,以静寓动,与空中缭绕的鹤群相呼应,款款生姿。整个画面又多了一分高洁隽雅、飘逸灵秀之气。

九、河北省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成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展览面积2余平方米,文物藏品15万件。

镇馆之宝: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主要是中国汉代文物,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近。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古代人认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十、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河南博物院的前身河南省博物馆,是在冯玉祥主导下建成的,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年迁至郑州,新馆于年5月1日落成开放。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

镇馆之宝:春秋莲鹤方壶

春秋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莲鹤方壶不仅纹饰细腻新颖,而且结构复杂、铸造精美,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的典范之作。

十一、山东博物馆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年,年对外开放,位于济南市文化西路。博物馆新馆位于济南市区主干道经十路东段,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会开放。山东博物馆现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宏伟、典雅的建筑群,体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一大景观。

镇馆之宝:东平汉墓壁画

这些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早期壁画,在全国也极为罕见。画面色彩艳丽,造型比例匀称,线条简练流畅,刻画细腻精美,形态生动逼真,反映出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对于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民间生活习俗以及汉代绘画,其价值不言而喻。

十二、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前身为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年8月10日奠基开工,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占地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珍贵藏品约40万件。

镇馆之宝:晋侯鸟尊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晋侯鸟尊体现了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晋侯鸟尊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十三、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万件(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兽首玛瑙杯是唐代酒器,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极其完美,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十四、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平方米,藏有文物26万余件(套)。

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素有“天下第一剑”之称,其千年不锈的神奇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成春秋时期最后一代霸主的故事铭记史册。而陪伴勾践历经沧桑,见证那段乱世传奇的,正是他的王者之剑——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年出土于湖北江陵一座楚国墓葬中。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剑上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十五、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7年11月29日,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8万余件。

镇馆之宝:素纱织衣

素纱织(dān)衣,又称素纱禅衣,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织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蚕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件素纱禅衣中,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

十六、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达件(套),其中珍贵文物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镇馆之宝: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

此瓶是为纪念乾隆皇帝“东巡狩猎”,由景德镇官窑特意制作的,再现了乾隆皇帝盛年时期出巡骑马射猎时的场景。转旋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工艺复杂结构奇巧,最大特色就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

十七、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号,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1.8万余件。

镇馆之宝:铸客铜鼎

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铸客大鼎。战国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圆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口沿刻铭文12字,研究者释读不一。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位居省博八大镇馆之宝(包括铸客铜鼎、金边玛瑙碗、鄂君启金节(舟节)鄂君启金节(车节)、吴王光鉴、龙虎四环鼓座、剔犀圆漆盒、九华朱觐墨、仙人吹笙壶)之首。

十八、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始建于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平方米,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

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十九、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江西省博物馆前身是中国历史类博物馆。年筹建,年7月1日正式开馆。年10月改名为江西省历史博物馆。年8月江西省历史博物馆和江西省革命博物馆合并成为江西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

此展品为商代文物,长53.5厘米、高25.5厘米。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

该文物为存世最大的青铜虎。虎首平视,口张露齿,獠牙尖长,双目圆凸,眉粗横行,两耳竖张,背伏小鸟,腹部略垂,内空无腹底,双尾曲卷,呈伏蹲欲纵的姿势。虎身遍饰花纹,脸部、腹部装饰卷云纹,背部装饰云雷纹,鼻部、正脊、尾部与四腿下部装饰变形鳞纹,四腿上部为醒目的雷纹。此虎行体大,造型奇特,外表威武、勇猛的神情,形象生动,将虎的神性和人对虎的崇尚之情表现到极致。

二十、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坐落于福州市西湖公园,始建于3年,原名福建省立科学馆。年成立福建省博物馆,年10月新馆建成,同时更名为福建博物院。

镇馆之宝:云纹青铜大铙

云纹青铜大铙(náo)为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二十一、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年开始筹建,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于年12月奠基开工,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拥有藏品16.6万余件(套)。

镇馆之宝:千金猴王砚

文房四宝是古时候对于毛笔、黑墨、宣纸、砚台这四种文具的统称。砚台还有个小名,叫润色先生。而且因为砚台的特性与其他文房四宝不同,性质坚固,可以传百世而不朽,因此也是文房四宝中能传世最久的一宝。

千金猴王砚是清光绪年间名砚台,为名贵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长25.5厘米,宽17.6厘米,长方形,质地细腻温润,娇嫩如小儿肌肤,砚堂内有大片鱼脑洞(石品花纹的一种),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环绕,形成一只蹲着的猕猴图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见,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二十二、广西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坐落于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占地面积约60亩,馆藏文物达多件。

镇馆之宝:翔鹭纹铜鼓

翔鹭纹铜鼓是西汉时期的金属器,通高52厘米,面径77.5厘米,足径90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二芒,芒外七晕圈,属石寨山型铜鼓。翔鹭纹铜鼓入土时胸腰已截开,胸部饰羽人划船纹六组,船形两头高翘。既反映了西南各民族人民的创造才能,也体现了当时他们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

二十三、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筑史。年内蒙古博物院正式揭牌成立,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展厅面积平方米,为国家一级博物院。

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

出土自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阿鲁柴登的这顶金冠,是国内目前已发现的唯一一套完整的“胡冠”实物,是匈奴文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它由鹰形金冠顶和金冠带两部分组成,冠顶傲立一只雄鹰,张爪展翅,冠带呈半球体,其上浮雕四只狼和四只盘角羊组成咬斗图案。更令人称奇的是,整个冠饰戴在头上不仅金光熠熠,而且稍一晃动,雄鹰的头尾部便会摆动起来,栩栩如生。

二十四、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馆藏文物有35万余件。

镇馆之宝: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二十五、宁夏博物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简称宁夏博物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馆藏文物有近4万件。

镇馆之宝:鎏金铜牛

鎏金铜牛是西夏时期青铜器,它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这件青铜铸造的牛屈驶而卧,体态健壮,比例匀称、造型逼真、个体硕大。铜牛中空,外表通体鎏金。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冶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

二十六、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占地1平方米,馆藏文物有件/套。

镇馆之宝:铜鎏金观音造像

铜鎏金观音造像是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的造像。该器物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二十七、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创建于年,年由“川西博物馆”更名为“四川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30万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

镇馆之宝:象首耳卷体夔纹铜样

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年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此罍有盖,直口,方唇,双耳,圈足。盔形盖,饰四鸟形突棱,中饰夔龙,突棱恰成夔鼻。肩部饰立体长鼻象双耳,双耳间各铸一立体卷鼻象首。下腹部饰一兽形小耳。自颈部至圈足以扉棱将器体分为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腹部为卷耳大眼之夔龙,通体以云雷纹为地。该漪主体突出,布局对称,构成瑰丽繁杂的图案,颇为生动。扉棱是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装饰,一般为凸出的条状,将器物上连续的图案分割开来。这是盛酒器。彭县窖藏出土花往往成对,大小、形制、纹饰大体相似,可视为列朵。列罍应与中原地区的列鼎制度相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二十八、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省博物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5年年初,对外开放试运行,占地面积平方米,馆藏文物有8万余件。

镇馆之宝:东汉铜车马

铜车马是东汉时期的铜铸文物,其构思独特、设计合理、寓意丰富、姿态各异,象征东汉时期拥有强大的武装官僚势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文物内涵。贵州东汉铜车马的发掘,对研究东汉时期盘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贵州悠久的历史渊源。

二十九、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创建于年。

镇馆之宝:牛虎铜案

战国牛虎铜案,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也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随葬品最多的24号墓。器物主体为一头大牛,站立状,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饰一只站立状小牛。大牛与小虎用模铸造,一次成型,小牛则另铸再焊接于大牛腹下。作为滇国的一件祭器,牛虎铜案在力学和美学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几近完美。

三十、新疆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号,于年正式成立。年新馆建成,建筑面积平方米。

镇馆之宝:伏羲女娲图

《伏羲女娲图》是唐代一位佚名作者所画(公元~年)用绢本设色而成的,纵长厘米,横长.5厘米。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描绘的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义。

三十一、西藏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占地面积平方米,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

镇馆之宝: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无论从器形还是纹饰,都体现出与西藏同时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与众不同的特点:整体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纹饰精美,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而且体现出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卡若先民智慧的结晶,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被誉为西藏博物馆的馆标和镇馆之宝。

三十二、海南省博物馆

海南省博物馆,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博物馆开馆于年,馆藏文物有27件(套),征集藏品与辅助展品件(套)。

镇馆之宝: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青白釉花口凤首壶,烧制于中国宋代。于年国家文物局利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用经费从日本购得,于年11月15日入藏海南博物馆。它通高40厘米,足径约10厘米,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白中泛青,看起来很像青白玉。青白釉花口凤首壶的口部为四瓣花图案,象征凤冠,径部被装饰城凤首形状,凤首后部呈钩状,恰似凤凰的羽毛。在瓷器的径下部和腹部分别装饰了几道凸弦纹与凹弦纹。此凤首壶是宋代景德镇窑口烧造的,年代比较久远,至今大概有八九百年的时间了。凤是中国传统瓷器物的造型,龙与凤都是吉祥图案;但此青白釉花口凤首壶的这个凤的图案突出了它的头面部中一个很大的眼睛;头顶上花纹的造型虽然直接来源于波斯金银器上,但其寓意又带有中国古代文化的吉祥与幸福。故此凤首瓶是中西方文化进行交融的一件产品,将东方的韵味与西方的装饰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一件不可多得瓷器珍品。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版权说明: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jbjj/9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