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国家博物馆新推出了两款文物雪糕——“说唱俑”与“云纹犀尊”。分别是巧克力和抹茶两种口味,一时间受到大家热捧点赞。
其中,造型充满喜感、巧克力味儿的击鼓说唱俑雪糕,灵感来自一尊著名的音乐文物——汉代说唱俑人,当你的舌头舔上去的时候,你便穿越历史,品尝到了一个“汉代有嘻哈”!
哟哟~切克闹!
Comeon!Baby~
这尊说书俑于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四川,它的造型憨态可掬、幽默搞笑。只见说书人伴着锣鼓点子,正在给人们讲唱故事,说到好玩的地方,他自己也忍俊不禁,咧着大嘴,眯缝着眼睛,抬头纹在大笑中集合成了一块搓衣板,右脚已经抬起离地,整个人可谓是笑得前仰后合,几乎笑到炸裂翻车。
从古到今,说唱都是最受欢迎的娱乐,今天的流行说唱人依然常说一句口头禅——说唱就是为了让人感到快乐!看来此言不虚。与这尊说书俑同时出土的另外几个人物造型也是嘻哈热闹、表情拽上天。
大汉热搜:嘻哈Boys
其实汉代并不是中国说唱的最早起点,早在先秦,说唱已经是广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了。周代的国家歌舞团当中就豢养着不少顶尖的说唱艺人,而且贵妇名媛还把欣赏说唱作为重要的胎教课程。比如,汉代的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的《烈女传》当中就记载了周文王的母亲太任用说唱作为胎教的故事:
古者妇人妊子……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图|刘向《烈女传》
“瞽”就是周代宫廷当中的音乐家,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盲人,因为古人认为盲人的听力有过人之处,最为适合当音乐家。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几乎每晚都要听说书艺人的讲唱,以此明了世间的是非伦理与道义纲常。正所谓寓教于乐,通过艺术的形式明心见性,树立健康的三观,对于准妈妈来说,这的确是不错的胎教课。
瞽师们的精彩说唱,不仅可以让孕妈咪身心愉悦,助力胎儿健康成长,还可以成为未来教育宝宝的好素材。难怪太任可以诞下千古贤君周文王,看来主要是胎教工作做得好啊。
优生优育,多听说唱!
汉代说书俑的出土证明,说唱是颇具娱乐精神的文艺大餐,滑稽搞笑的表演风格是当时的流行时尚。与此同时,官方的艺术家们也创作了一批富有思想内涵的严肃作品,比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但不管怎么样,说唱的主要任务还是为了制造快乐,说书俑人的可爱表情无疑在告诉我们——说唱就是要让你笑出猪叫声,嗷嗷嗷~!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说唱历史的国度,我们今天依然可以观赏到几百个传统的说唱曲种——京韵大鼓、苏州弹词、二人转、山东琴书、湖北渔鼓……曼妙生动的旋律,精彩曲折的演绎,它们曾经是古代的娱乐场所最火爆、最具人气的艺术。
今天的我们,依然在喜爱着说唱。生活在后工业社会时代的年轻人陶醉于快节奏的Rap与动感电音的高度结合,虽然与古代人的high点不同,但共同喜爱的都是语言与音乐高度结合的独特魅力。
一根文物冰淇淋,当你在舔食它的时候,别忘了它背后的音乐故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甜进心里。
来源:沥姐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